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瓷器上诗句耐人寻味

(2008-10-03 19:40:04)
标签:

宋代

元代

明清

诗句

磁州窑

越窑青瓷

祭兰釉

瓷器

鉴赏

收藏

艺术品

杂谈

分类: 藏品鉴赏

瓷器上诗句耐人寻味

瓷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与许多文化形态一样,瓷器本身就包容了很多的文化内涵。通过欣赏瓷器上的画面而且还可以品味瓷器的诗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尚和文化趣味。 这种以“诗言志”的形式,它不仅仅是文人遣怀和抒发幽情的真实的写照,更重要的是一个时代思想境地和社会状态的一面镜子,折射出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尽管在这些诗文中,只有在少些文人版的《唐诗》{宋词}中找到一些蓝本,而绝大多数都是在野民众根据文人的诗韵创作的,有的甚至是民间口口相传,但却充分的说明这些诗句在民间的影响及群众基础。下面结合我收藏的瓷器及上边的铭文、诗句,并结合不同时期资料中瓷器上的诗文、赏析如下:

瓷器上诗句耐人寻味

图一、宋 长沙窑诗文水注

水注正面写着:“作各(客)来多日,

烦夕主人深,来有黄金赠,空留一片心。反映当时客居它鄕的人心态与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此类瓷器上诗句还见有张氲(713—756)《醉吟三首》中:

“去岁无田种,今春乏酒财。恐他花鸟笑,佯醉卧池台。”

白居易(772—846)《问刘十九》中的

“二月春醴酒”“千里人归去,心画一怀中。莫虑前途远,开航逐便风。”

“一月三场战,曾无赏罚名。将军马上坐,将士雪中眠。”

“自从君别后,常守旧时心。洛阳来路远,还用几黄金。”

“一别行千里,来时未有期。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

“夜夜挂长钩,朝朝望楚楼。可怜孤月夜,沧照客心愁。”

“天地平如水,王道自然开。家中无学子,官从何处来。”

 

“上有东流水,下有好山林。主人有好宅,日日斗量金。

“白玉非为宝,黄金我不须。意念千张纸,心藏万卷书。”

 “客来莫直入,直入主人嗔。打门三五下,自有出来人。”

“小水通大河,山高鸟夜多。主人看客好,曲路亦相通。”

“只愁啼鸟别,恨送古人

从诗文中我们读到的是隐隐伤情和无奈,没有歌功颂德的贞观、开元盛世国富民安的大唐帝国

,也没有百姓的安居乐业,有的是“去岁无田种,今春乏酒财”的贫寒,有的是“将军马上坐,将士雪中眠”的无奈,有的是“家中无学子,官从何处来”的慨叹,有的是“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的孤寂,也有的是“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的期待,有的是“意念千张纸,心藏万卷书”的志气等等。折射出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

 

瓷器上诗句耐人寻味

图二、宋越窑青瓷诗文水注

在我收藏的另外一件水注上写了四句诗更具时代特点和鄕土气息,上边写着: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

这四句朗朗上口的诗将春天的气息和初春人与动物情景刻画的活灵活现。

特别是到元代、明代,一些快脍人口戏曲曲牌广为在民间流传,磁州窑顺应当时市场需求,大量较有影响曲牌,诗句熔入瓷器绘画当中,形成诗、书、画一体的绘画风格。成为中下层社会人士很受欢迎形式。

瓷器上诗句耐人寻味

图三、元代 白地黒花书{朝天子}重头曲长方枕:(磁县博物馆藏)

上边写着一首很有哲理的头曲,也正是这样的原因在中下层民众中广为流传:“得闲且闲,已过终年限,宁交别人上高秆,却交别他人看。邯郸长安,皆属虚患,论渔樵,一话间,江山自安,那里也,唐和汉。左难右难,枉把功名干,烟波名利不如闲,倒(到)大来无忧患。积玉堆金,无边无岸。限来时,悔后晚。病患过关,谁救的(得)贪心汉。”朝天子 漳滨逸人造

瓷器上诗句耐人寻味

图四、元代 白地黒花书{朝天子}长方枕散曲 一首 (邯郸市博物馆藏)

图四上的这首诗写的是:“左难右难,枉把功名干,烟波名利不如闲,到大来无忧患。积玉堆金,无边无岸。限来时悔后晚。病患过关,谁救得贪心汉。朝天子。”可见这首曲句在当时认可的程度,和人们对这样思想理念的态度。但这样的心态到 了明代和清代由于社会变革,人们心态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些民间曲牌、诗句不见了,大量出现了王公、朝臣 大夫歌功颂德诗斌,

瓷器上诗句耐人寻味

图五、明万历  磁州窑铬文款识大酒坛:

是我收藏的带年款器物之一,这个大酒坛上写着:“一坛高酒 美味香甜,”具有明显的宣传和广告色彩,这可能是较早的广告了吧。(详细情况请查我的博文)到了清代,此时瓷器上的诗句大多数是有很深功底的名人或书法大家之手,绝不仅仅是“明志”这方面内涵,它向世人展示诗、书、画艺术水平了。

瓷器上诗句耐人寻味

图六、清乾隆 祭兰釉诗文配画六方双耳瓶:

图六、七是我收藏的瓶中最喜欢的一个了,它不仅有瓶的风韵,还有文人书画观赏价值,实际上是写在瓷器上的字与画。它的收藏价值不可低估。

资料中得知,清早期典型器物上画片一般都与当时内外政治、经济、及文化背景分不开的,在康、雍、乾三朝,采取了一系列推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明智措施:如免除了一些赋税,鼓励农事,崇文尚武等。这些政策反映到瓷器上绘画多见的画片象渔樵耕读,耕耘图,安居乐业、瑞山五老观图等,更有一些文人士大夫用苍劲流畅的笔意书写箸名诗文,如《圣主得贤巨颂》,《归去来辞》《兰亭序》或书皇帝诗句,彰显文人风骨。据民国(1923年)许之衡箸《饮流斋说瓷》记载:“康雍乾三朝绘画不题字之品为最多,有题字者较少,若题字必精楷,又以御制诗为至珍贵,其次则长篇成文者也、、、、。“书长篇成文者,如《赤壁赋》,《圣主得贤巨颂》,《兰亭序》《出师表》《腾王阁序》皆全篇录其,笔法出入虞、褚”,均康窑之铮铮者,《赤壁赋》一边绘画,一边写字,尤为珍贵,其佘则有字无画,后代殊不敢仿制,一则无此善书之手,一则制近古朴,难博俗人之嗜好耳”。这些资历料表明,此瓶在民国时就尊为珍品了。

瓷器上诗句耐人寻味

图七、画与诗并存十分难得  (详细请查我的博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