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性急。
狗狗生下来时,我曾抱怨过:“哎呀,这么小啊,什么时候能长到两岁啊!”因为我印象中,小孩子到了两岁,当妈的就可以全身而退,该玩儿玩儿,该干啥干啥啦。
可我这个性急的妈妈,在他一岁半的时候就迫不及待找了家幼儿园把他送去了,以为这样就能偷得浮生半日闲。
再次事与愿违。他不在那半日其实也闲不着。而他在的那半日,母子之间也常起争端。我必须时时刻刻告诫自己:嘘——别着急,冷静一点儿!耐心一点儿!
于是,更加觉得,养孩子这件事,急不得,求不得,其实很有点可遇不可求的味道。
狗狗现在常常要求出门前自己穿鞋。穿又穿不上,尝试几次不成功便要发脾气。如果我也急,知道他最后总是穿不上便要替他穿,最终就演变成母子互急。只好耐住性子,先在一边看他穿,等他穿,直到他不成功转而求助时,才能伸手,而且不能说:“你看你还得让我帮你穿吧!”必须说:“今天穿得比昨天有进步,差一点儿就穿进去了。”
下楼,他不坐电梯,非要走楼梯。一步一回头,一层唱一歌,下五层楼恨不得要十分钟。嘘——不能急!我得跟着他,看着他,听他唱歌儿,替他数台阶。实在着急了——照这速度,到幼儿园都快吃午饭了——也不能来硬的,还得编个游戏:狗儿,来,看咱们谁下得快!偶而能成功快速骗下楼。
去户外玩儿,无法设定一个目的地。超市、邮局、菜市场、游泳池……因为总是南辕北辙,最终无法到达。走两步,看到一个小石子儿,捡起来扔,扔了又捡;看见一条毛毛虫,大喊,之后愤而踩死,鉴定过后又大喊,“看我踩死一条毛毛虫”,其实除我别无听众;看见一辆车,围着转圈儿走,兼带用自己的胳膊衣服手免费擦车;草地上的狗尾巴草、蒲公英以及各种不知名的惹他注意的植物,都要采来把玩一下,并煞有介事地“送”给我当“礼物”……曾有一次,我实在着急要去目的地,抱起他便走,没走两步便大哭,又走了五分钟才听明白他的话:“我还要再看看树上的吊死鬼儿。”唉,哭得可怜,又不是什么非分的要求,只好又折回来,可是那只吊死鬼早不知跑到哪里去了。狗狗耿耿于怀,每路过那棵树,嘴里便嘟嘟哝哝:“刚才(还搞不清时间概念)那儿有一只吊死鬼儿。”
大人做每件事都有目的。但孩子不同。孩子做任何事都没有目的,好玩儿便做,不好玩儿便不做。
更无奈的是,你无法要求他,他也无法理解你。于是,要么两方对峙,要么有一方妥协。
嘘——别着急!好吧,我妥协。
如果他的要求仅仅是从一条并不近的路走,仅仅是让他先看看路边的小花儿……好吧,我妥协。
如果他仅仅是要自己吃饭、洗手、擦脸、开关水龙头,仅仅是要自己穿衣穿鞋戴帽背书包,仅仅是要自己叠被关灯……好吧,我妥协。
如果他仅仅是要求在沙发上而不是在床上喝奶,仅仅是要读一本他喜欢的而非我喜欢的书,仅仅是想玩沙子而不是滑梯……好吧,我妥协。
如果有人要问我当妈以后最大的成长是什么,我必定想都不想地回答:耐心和妥协。哪有那么多了不起的事情,值得和一个两岁的孩子争来争去的呢?
哦,当然也有不能够妥协的。
比如到了吃饭时间仍肯;比如到了睡觉时间还不睡觉,非要再玩会儿汽车再看会儿电视;比如不好好吃饭,不好好和小朋友玩儿,恶作剧地挑战我作为妈妈的权威……
不过我已经过了除气急败坏别无作为的阶段。不吃饭就下地,不睡觉就关门熄灯,不好好玩儿就离开,恶作剧就偏不理他……我的致胜法宝是:无视恶劣的他,平静地;赞扬可爱的他,由衷地。
就在昨天晚上,我独自开车带他从大姨家回来。也许是不想坐安全座椅,也许是一个人有些闷,上路不久他就号啕大哭。以往有效的安抚办法都失效后,我便进入了无视状态,等红灯时旁车的人都好奇的张望,希望不会认定我是个拐卖儿童犯子。但是,嘘——别着急,耐心点儿。这样十分钟后,他突然便安静了。我俩一路听着音乐广播,顺利地到了家。
停车,熄火,打开车门,解开儿童座椅安全带。狗狗自己乖乖地下了车。我蹲下来,抱着他,甜甜地亲了一下说:“狗狗今天表现真好,特别体贴妈妈,特别注意安全,一直乖乖地坐在小椅子上。除了刚上车那一小会儿。”狗狗也赞同地点点头说:“那会儿我哭了。后来我不哭了。我还自己下车。”
“狗狗为什么哭呢?”我问。
“我不知道。”他答。
“好吧。下次不知道原因的时候,就少哭一会儿,要不把嗓子都哭坏了。”我心疼地说。
“好吧!”他高兴地答应了。
每当夜深人静,狗狗终于安稳地睡下后,我依然会想起两年多前最初见到他的那个抱怨:“唉,这么小,什么时候能长大呢?”
嘘——别着急!我注意无法左右时间,于是时间便改变了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