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女友对我抱怨说,她觉得自己得了产后抑郁症,因为太想做好,而又发现几乎是不可能让所有的事都完美。她不想看孩子,也不想上班,只想逃避。她的宝宝,刚刚6个月。
另一位女友则在MSN上问我:你觉得有了孩子是幸福的时候多,还是烦的时候多?她对要做一个母亲的未来有些恐惧,非常害怕会失去自我,比如自由,工作,二人世界……
就在昨天,领狗狗在在小区里徜徉时,遇到一位新妈妈。她怀孕时我们就经常在一起聊天,不过生了孩子后就很少碰面。她一见我便直言不讳地说:“我怎么觉得我成了怨妇?”她说她每天絮絮叨叨,对什么都不满,而且非常害怕面对未来。因为未来有不得不考虑的养家、找工作、孩子入园教育等N多烦恼。“没想到生了孩子就变成这样了,你也是这样吗?”
坦率地说,除了不是如她们那样计划怀孕之外,所有的这些情绪我都经历过,而且历时很长。我想,一方面是因为这个社会、这个时代使我们对生活充满了太多的要求和渴望,另一方面,是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越来越高的生活压力,使女人在承担母亲的责任以外,还必须要完成许多旁的职能,而全然不顾仅仅母亲这个终身职业,就已经非常沉重了。
但看看周围,大部分人却都是在如此过活。不只是亚洲国家,连欧美国家也是妈妈承担大部分家庭生活琐事,相夫教子,运气不好的,也不得不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家庭,最后搞得自己灰头土脸,狼狈不堪。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转眼间就小鸟般扑扇着翅膀飞走了,有时连一根羽毛都舍不得留下,不能不使人生出这样的疑问:养这么个孩子到底是为什么啊?
这样的生活不只是有理由让我们感到泄气,而且会使我们因反感而抗拒。人生,毕竟不只是来感受这些的。
狗狗最近喜欢做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大多是破坏性的,比如拿笔把垫子戳个洞,然后用手指把里面的海棉扣出来;比如用水彩笔在地上、桌上、沙发上、墙上画画儿;或者把汽车扔到洗澡盆里,然后再大费周张地搬椅子,跨进浴缸、迈进澡盆(为了节省空间,我把澡盆放在浴缸里),把汽车取出来,回到卫生间地面,然后再扔一次。
我问狗狗: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他天真地看我笑,一字一字地回答:“我不知道。”但很明显,他非常享受其中的过程。
而每次领狗狗坐车,狗狗也会很程式地问我:“妈妈,我们要去什么地方啊?”我会答,去幼儿园,去超市,去奶奶家……因为有目的地,我非常不愿意地中途停留,只想快快开到就好。天气转暖后,我们家附近盛开了大片大片的野生二月兰,每当路过时,狗狗就会敲着车窗说:“我要摘一朵二月兰,我想摘一朵二月兰。”但我往往会因为想快点到达那个目的的,劝他说:“狗狗坐好,咱们很快就到了,车停下你再摘好不好?”
有一次,实在无法拒绝他的要求,才将车停下。他下车摘了一小朵花,然后整个路上都安静地捧着这朵小花,欣喜而疼爱,不时说:“小花你真漂亮啊,小花你真可爱啊!”那一刻,我突然觉得,为什么以前都要那么匆匆忙忙地赶往目的地呢?路上的风景也很值得欣赏和留连啊!其实,到目的地,也不过是想让他好好玩,玩得高兴,但现实中,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根本不用跑得那么急,那么远。
和狗狗在一起的时间越久,我越发现,儿童时代之所以是人生最幸福的时代,就是因为,他们并不问自己那么多目的性的“为什么”。他们做很多事根本不是为了什么,没有一个在心中预设的旅途终点,没有一个人生的终极意义,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探索,体验,享受。
也许正因为此,他们还很少感到失望、失落。不是因为他们不懂,而是因为本来就没有目的。
当然,他们也会有烦恼。比如想念妈妈,想吃糖,非常想要邻居小朋友手里的玩具但得不到,或者不想睡觉、不想回家……但这些,也只是烦恼而已,不会成为恐惧和压力,也不会成为成长的阻力。
因此,我开始学习向狗狗的生活方式靠拢。我们一起玩儿,不是为了学到什么,仅仅是为了好玩儿。看小蚂蚁爬树,喂小鸡小鸭,把石头丢进水坑里,听着“啪”地一声水花四溅,然后一起跳到一旁哈哈大笑。我们一起看动画片,看故事书,我说他听,或者他说我听,不是为了了解什么知识或道理,仅仅是为了知道一个新鲜的故事,为了和里面的主人公一起高兴或难过。我们一起在小区里晃来晃去,无法做到肩并肩,但偶尔可以手拉手,什么也不为,就是在花花草草的自然里散步,任春风抚面,享受母子亲昵的下午时光。即使摔倒了,我们也不难过,我轻轻地安抚哭泣的小宝贝,他靠在我肩头慢慢停止啜泣,然后小声地说:妈妈,我刚才摔了。我哭了。我答:没关系,下次咱们小心点儿,好吗?
如果这时候问我:领狗狗玩这些有什么意义?我也会回答:我不知道。但我心里却非常舒适安详。
我其实是想说,对于所有做母亲所将面临的烦恼,如果能把它当成人生必然经历的阶段来体会和感受,而不是当成外在强加的责任和负担,我相信,每一个女性都能够安然度过。
自由,本来就是相对的。如果认为因为养育儿女而失去了逛街、旅游、读书这些闲暇时间,大可不必如此伤心,因为会有许多做别的事的闲暇,比如陪他洗澡,看他睡觉,给他读书,等他稍微长大,你们还可以做许多以前没机会做的事,比如一起去钓鱼,一起去踢球、放风筝。
失去自我?那要看是如何解释“自我”。失去工作?那也要看如何定义“工作”。生活压力?虽然会增大,但苹果、蛇果,价格不一,营养成分却大体相同。至于上什么小学,什么中学,作为一个两岁孩子的妈妈,请允许我暂时不考虑这些吧。虽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但如果每天都要为五六年以后的远虑忧心忡忡,我得到也许不只是远虑复加近忧,还有许多无法追回的美好时光。
我其实是想说,成长是一个极需耐心和容忍的过程。追求完美和急功近利都不适用于这个领域。作为陪伴成长、创造成长环境的妈妈,更不能披着职场态度来照顾孩子。而职场态度,就是不问过程只问结果、就是各种伪装、就是急功近利、就是需要知道这样是为了什么那样是为了什么,就是计算这样会失去什么那样会得到什么……但如果,能够把养育儿女当成人生旅途中必然会经历的里程,尽管有崎岖不平,但仍然能心怀浪漫,优雅地接受、享受、品味、咀嚼,那么不论结果如何,都会为这一路的共行而心存感激。
从这个角度说,全职妈妈应该成为社会潮流,至少是趋势。因为只有不急功近利的妈妈,才能抚育出不急功近利的孩子。但眼下这个社会,已经被浮躁、浅薄和功名利禄浸噬得太深。
遗憾的是,年过而立的我,并不是自己幡然醒悟人生应当如此,反而是狗狗小同学,在过去的两年岁月中,一点一滴地教导我,如何去做一个母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