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乱翻书:先改变自己

(2010-03-17 16:24:35)
标签:

教育

育儿

家庭会议

班会

正面管教

分类: 乱翻书
    
http://s12/bmiddle/538aba3bt81fae3e946cb&690    有一句话形容父母养育孩子:“第一个孩子照书养,第二个孩子当猪养。”
    我其实非常想把孩子当猪养,无奈没有养猪的经验,只好当狗来养。嘿嘿。于是我们家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夸奖:“好狗!再来一个。”其实人家养狗的都升级了,夸奖是:“好孩子。Good boy!”
    大实话,说得是孩子养多了自然有自己的心得,无需再参照书本上的理论或别人的经验。
    西方这些育儿书的作者就多是“养猪大户”。这本《正面管教》的作者就育有7个孩子,有18个第三代。人家这么多年带孩子的心得写出来就成了畅销书,这才是家庭事业都没耽误,我不得不把她当成榜样。可惜,人种国籍家庭都不同,让我生7个,我还生不出来。
    正因为如此,很多中国读者觉得这本书完全不适合中国国情。因为其中大量篇幅讲述了家庭会议和班会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作用,而中国的现实是,既很少有家庭够手开家庭会议,也很少有学校把班会作为培养孩子各项能力的场合——大部分班会都是教化和展示工具。
    然而细究起来,这些不过都是皮毛。想要成为成功的家长,最主要的先要改变自己。正如当音乐家画家舞蹈家等需要天赋一样,我越来越发现,当父母也需要天赋。
    你是否能够敏感地知道你的言语在孩子那里的反应,并及时弥补;是否能够忍受孩子作出你不喜欢的举止,并不暴露任何厌恶情绪;是否能够在和孩子发生不同意见时,果断的控制住自己的感情,并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是否能够在自己心情低落的时候,还能照顾到孩子的心情……
    一言蔽之,你是否足够成熟与宽容。这样才能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既是孩子的父母,又是孩子的朋友。否则,哼哼,两代人之间的战争说到底都是争夺生活控制权的战争,牛脾气死硬到底的结果肯定是两败俱伤。
    如果你已是这样的人,这种育儿书可以扔一边儿去,您就是偶像啦!如果你不想成为这样的人,就是想让孩子事事听自己的,而且面对同样的强硬的儿女丝毫不惧怕世界大战,那这种书也可以垫垫桌脚花盆儿。如果心里还存着那么一丝丝羡慕,看着别人家的孩子咋一点儿也不矫情又独立又大方,和爸爸妈妈又亲昵又不畏惧,总琢磨这是怎么做到的,或许还是可教孺子,可以多多买来看看,但其中滋味,仍是只可意会言传意义不大,全靠个人悟性了。
    不过,仍有可作谈资的趣闻。书中专门有一章讲述出生顺序对孩子性格的影响,妙极。我联想熟人来验证其中的理论,发现虽不是个个符合,却也大多相似。譬如,我父母一个是家里的老大,一个是家里的老小,但两人都有非常强烈的完美主义倾向(这是老大的典型特质),原因是我妈妈很小时(13岁)便离家独自生活,因此是作者所谓的“心理老大”。而按照作者的另一理论,当两个孩子年龄相差4岁或4岁以上时,他们之间的影响会养活,也会使他们觉得彼此之间的竞争较少,因此每个孩子的特点就会更接近独生子或老大,从而成为“心理老大”或“心理老小”。我和姐姐的情况就大抵如此。
    作者创造性的把这一理论延伸到教师身上,分析各种排行的老师的带班风格。依我看,其实也应该再延伸到父母身上,看看各种排行的父母的带孩子风格,一定有趣极了。
    和许多译本书籍一样,我也不认同这本书的中文译名。依我看,POSITIVE DISCIPLINE 也许译为《积极自律》会比《正面管教》更好。管教,还是由外而内的教化;而作者的目标,其实是让孩子产生由内而外的自我控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