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妈妈多了,也是什么样的都有。
我们小区,有个特别出名的小孩儿,叫涵涵。他出名,并不因为特别淘、特别胖、特别漂亮等原因。这个原因,说出来大家可能都不会信。他比我家狗狗大四个月,现在只有16斤;狗狗已经可以跑得大人有些追不上了,但涵涵连走路都不太行,原因很简单——他从小就没吃饱过。
我这可不是在污蔑和谐盛世。
涵涵今年四月才到我们小区,巧的是,他到小区的第一天就碰到了我和狗狗。当时,他的爸爸妈妈领他到外面散步,我和狗狗也在小区里玩儿。小孩子的家碰到一起,自然就聊一聊。一说话,我便吃了一惊,这个小孩子看起来比狗狗还瘦瘦小小的,靠着妈妈用学步带牵着勉强可以走几步,却比我家狗狗大四个月,怎么可能呢?
涵涵妈妈说,他们是带小涵涵来看病的,并咨询我哪个医院好。我仔细看了看涵涵,虽然瘦小些,看起来精神还可以,逗逗也会笑,眼睛也蛮有神的,又不发烧,到底哪里有病呢?涵涵妈妈说,这孩子消化不好。
我问,他拉肚子?不。
他没食欲?不,特别喜欢吃,就是不敢给吃。
他吃了肚子疼吗?这个,他又不会说。
那……怎么知道他消化不好呢?他晚上睡不好,老是翻来覆去的。
是饿的吧?不,我看他一吃多,晚上就睡不好。
那你们在成都(涵涵从生下来一直和妈妈住在成都姥姥家)看了吗?医生怎么说?唉,也没说出什么来,所以才到北京来啊!
这可真是奇怪了,既然没有任何症状,又没有医生确诊,怎么就能执着地认定孩子有病呢?
此后,慢慢接触得多了,确实发现这孩子有点不正常。我们小区出来“遛”孩子,都带些水果啊零食啊,趁孩子玩的时候就喂了,免得再回家吃,小孩子互相抢着吃,也比独自吃积极些。这个涵涵,眼睛专盯着别人的包或者手里拿的吃的,一旦看到有人拿出吃的,便放出异样的光彩,然后拖着不太灵便的双腿,向食物这边“飞”来。大家本来都是东吃吃西吃吃习已为常,所以分些给他吃也很自然,但他家里左挡右挡,吃个一两口就把他拉开,搞得孩子又哭又闹。他家里人还一边拉一边解释说:不能吃的,他吃了消化不好。
后来,他们大概总吃别人的不好意思,就不大和别人在一起。如果在一起,也带点吃的。我印象最深的一次,他爸带了一个塑料饭盒,打开以后,里面只有三颗小樱桃。小涵涵大概知道,吃完了这些就没的吃了,便舍不得把这小小的樱桃咽下肚去,一直在嘴里含着,居然含了一个多小时。
我也问过涵涵妈妈,去看病结果如何。他妈妈感叹说,花了600块钱买的协和的专家号,也没看出什么来。那时,我家狗狗正在刚刚会走拼命要走的阶段,涵涵妈妈每次见狗狗,都羡慕地说:我真羡慕你家的孩子啊。
按理说,既然希望孩子健康,就应该保证其营养,为什么不敢给孩子吃东西?后来,我和他家阿姨混熟了,才慢慢知道,涵涵的妈妈和姥姥都有些肠胃问题,吃得多些就不舒服,因此,她们自然而然认为,小涵涵也和她们一样。
据阿姨说,稀粥都不敢让涵涵吃得太稠,如果阿姨盛得稠些,便要倒回锅里重新盛过;吃饭的时候也是订得死死的,晚上五点吃晚饭,孩子四点五十就饿得直哭了,也扣着饭不让吃;小涵涵在家里没有别的爱好,最喜欢的就是到厨房里去找吃的;饭不让多吃,药却吃得不少,每天要吃的药比饭还要多;有次阿姨跟着去看医生,医生告诉涵涵妈妈,小孩子没什么病,要好好养,多吃有营养的东西,这位妈妈走出门后对阿姨说:这个医生不行,这个医生没水平!
这个妈妈真是奇怪,难道医生说这孩子病得不轻,她就高兴了?!
和这位阿姨混熟了,我便有意无意多带些吃的给小涵涵。雇主家不敢让孩子吃,阿姨也不敢自己作主,“真吃坏了算谁的?”但这位阿姨也并不认为小涵涵真的有病,因此对于我给涵涵东西也半推半就,有次还很高兴地跟我说,前一天吃了我带去的桃子,排便排得特别好,把孩子爸爸妈妈高兴得烧香拜佛的。在大家这样偷偷摸摸地关怀下,小涵涵气色也一天天好起来,变得特别爱出来玩儿,理由很明显:出来就有吃的。
但好景不长,小涵涵妈妈不知怎么和这位阿姨产生了矛盾,一个多月后就把阿姨辞退了,之后就带着涵涵回了成都。再之后,我也领狗狗回东北避暑,再也没有见过小涵涵。没想到,回来之后没两天,有一天突然见到一个小小的身影,骑着那辆非常熟悉的小扭扭车(因为不太会走,涵涵一般都骑小车,由阿姨拉着出来),呀,这不是涵涵吗?
我急忙跑过去,果然是涵涵,可是,怎么比三个月前还瘦了?小脸是个尖尖的倒三角,胳膊腿是不是比筷子粗还要比来才能判断,虽然也是9月,但北京每天也有20几度,小涵涵早早地穿上了长袖衣裤,还要套上毛背心,就是这样,也不显得比短衣短裤的狗狗胖。新来的阿姨告诉,现在只有大概16斤。
快两岁的孩子,只有16斤!我听了吐吐舌头。阿姨却很坦率,评论道:“其实就是皮包骨头,没肉!”
其他家长对我的惊讶表示不屑:你只看了外表,还没看到他屁股。你见过没肉只有两张皮的屁股吗?
我听了浑身直哆嗦。
这样的孩子,在国外应该被送到社会救助机构,并剥夺其父母的监护权吧!然而,我们却不知道如何做才能救他,只好有空没空跟他父母说:孩子没病,就是该多吃些。但人家不接受,好话说多了也很累。
这样的孩子,在我们这个和谐社会,应该向谁求救?谁又应该来救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