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见证hole in one,纪念all in one!

(2011-06-21 16:34:58)
标签:

高尔夫

纪念品

一杆进洞

高尔夫印记

杂谈

分类: 高球杂谈

有幸成为鹰之队名誉会员,还是缘起第一次参加该队的活动。一场月历杯赛,一次“一杆进洞”的见证,一件为此特制的纪念品,一切如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那是在金门球场,第一次参加鹰之队的月历赛,最欣喜的,是与我们同组的欧阳先生打出了一个hole in one,这也是我第一次见证同组队员打进hole in one,由衷为他高兴甚至兴奋。尤记当时的细节,是在第十四洞,旗杆藏在果岭深处,看不见洞杯,我们相继开球后,大家开起玩笑,我对欧阳先生说:“你这个球进了!”他说不可能,我们又调侃让他快给“封口费”,谈笑间走上果岭,我的球在果岭上,另两位队员的球在果岭外,而他的球确实不见了,但他还是不敢相信,直到看见洞杯里果真是他的球,而落点距洞口仅一码之遥!喜讯瞬间传遍全场,众人欢呼雀跃,合影留念,兴奋之余,我争得欧阳同意后,现场拍了张照片发到新浪微博,马上就有球友打来贺电。

一般来说,喜获“一杆进洞”者会为同场球友订制一些纪念品,如LOGO球,或请打球请吃饭,但作为同组见证者,我也想由衷表达自己的喜悦,分享他的幸运,而制作LOGO球的常规在我看来缺乏创意,相比起来,那种球会赠送的刻有“一杆进洞”信息内容的牌匾倒更显纪念意义,但也只限于置于会所(如以文化墙的形式),若挂在球场某棵树上或刻在石头上个人觉得不美观,拿回家去更是不好“处置”。回去后,我就联系欧阳兄,让他把当天打进的纪念球和有同组见证人签字的积分卡给了我,只说要帮他制作一个纪念品,但没透露细节,刻意为“惊喜”预留一点“神秘”。

为了这次亲历见证的“一杆进洞”的诞生,我决意亲自监制一件理想中的纪念品送给欧阳先生,为此,需要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虽然高尔夫印记本有现成“一杆进洞”纪念相框的制作流程,但我仍亲自从印记网站上众多金门球洞图片中,精挑细选出一张第十四洞的照片,并在制作过程中签上名,同时,卡纸、相框的风格乃至专属信息牌都经我亲自把关和指导。

通过精心设计编排,我们将LOGO球儿、积分卡与球场照片巧妙整合在一起,清晰回放“一杆进洞”的真实瞬间,展示纪念意义。装裱亦复杂精致,双层卡纸和玻璃,再与美工反复调整专属信息牌的字体、大小与视觉效果,所有一切,都只力求以不可复制的艺术形式来突显“一杆进洞” 不可复制的主题意义,无论挂在办公室或家里,都是件有永久收藏价值的纪念品,让主人回味惊喜,留住传奇。

http://s7/middle/538a8c60ta6353b5b3a06&690in one,纪念all in one!" TITLE="见证hole in one,纪念all in one!" />
一杆进洞All in one纪念相框

机缘所赐,再次应邀在北京彼岸清滩参加奥迪鹰之队的月历赛,也让我有了一个将“一杆进洞”纪念品送出的最合适的机会。

当天我们有几个名誉队员共同参与,鹰之队的马队长与我们新人同在一组,马队为人谦和豪爽,打球认真,严禁按高尔夫规则比赛,没有OK球,必须推球入洞;记分也一丝不苟。鹰之队高手如云,一些队友的成绩在国内业余球队里也算高手了,能成为其中一员,等于有了更好的学习交流球技、规则和礼仪的机会,我深感荣幸。

按鹰之队的老规矩,赛后当天晚宴中为各获奖者颁奖的同时,也为本月过生日的队员准备了蛋糕庆祝,大家分享喜悦。在为我们几个名誉队员颁发聘书后,马队又与大家一起重温起上次欧阳先生“一杆进洞”的精彩时刻。其实,这个环节是我与马队事前的“预谋”,我要在此刻,向欧阳先生赠送那件“一杆进洞”纪念品。当时的欧阳先生又惊又喜,因为在他应我要求把打进的球儿和积分卡给了我时,确实不知我今天搞的什么把戏。

答案揭晓时,从欧阳先生对这件纪念品赞赏与喜爱的目光里,我的初衷与努力得到最好的肯定与回报,我很欣慰。

http://s4/middle/538a8c60ta634ff1ecbf3&690in one,纪念all in one!" TITLE="见证hole in one,纪念all in one!"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