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哈铁女作家写《时光里的慢火车》徐亚娟散文集洋溢铁路情怀

(2023-10-20 09:55:32)

曾以散文《五座高铁车站带你走进尚志这座小城》获得中国铁路文联铁路作协“喜迎二十大我眼中的中国高铁”征文一等奖的哈铁女作家徐亚娟的山文集《时光里的慢火车》近日由中国铁路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

1970年出生的徐亚娟,中国铁路作家协理事,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可高级会计师。

2022年散文《刘马架屯下午茶》获得《作家文摘》报社有限公司中国言实出版社有限公司“筑梦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主题征文奖。

2022年散文《老魏和他的那些铁路小站》获得中共黑龙省委宣传部作家协会广播电视台“喜迎二十大-党旗在龙江大地飘扬”征文奖。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写作,在《北方文学》《中国铁路文艺》《哈尔滨铁道报》等多家报刊东志发表小说、散文30余万字。她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女职工。她从哈尔滨东站当实习生开始,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铁路高级会计师。她一直从事技术工作,写作只是她的兴趣与爱好。她的文字里始终荡漾着对平凡生活的热爱,文字洋溢真诚气质的文字,灵动、流畅、逗趣、俏皮。她笔下的人物、场景、物件都充满着动感,活灵活现,新颖别致。既细腻、雅致,又大气、宽厚,她的写作闪烁着根植于铁路这片生活乐土的快乐与温暖。

 

在那个年代出远门,绿皮车似乎是唯一的选择。绿皮车速度不高,走走停停,人们乘坐它出行,远一点的往往需要好几天才能到达。与眼下的高铁相比,自然是“慢火车”。徐亚娟的散文集《时光里的慢火车》,让读者立刻回到了那个绿皮车年代,回到了铁路上曾经有过的生活,怀旧,亲切而真实。

她笔下的这列慢火车,常年蜿蜒穿行在大兴安岭西北坡的崇山峻岭中。绿色的车厢与两侧的草木一色,行走的列车与鸟兽结伴同行,互不惊扰。这趟4184次的旅客列车,是全国88对公益慢火车之一,设施简陋,票价低廉,一如继往地服务着深山里的农民旅客。 

作为哈铁系统的铁路女作家,她爱自己的城市。那些生长在耀景街的大树,那些开在办公室窗外的鲜花,在她笔下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不畏严寒,不惧风雨,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敬畏。笔下的慢火车很精致、很温馨。她写道:“这趟时光里的慢火车,是我在前行路上留下的脚印,是我注视生活的目光,是我和这世界真诚的对话。我踏着站台上的面包石,从中东铁路时期遗存的小站走过, 我为一步步入高铁时代的故乡欣喜赞叹,这是一趟行走在钢轨上的慢火车,也是行走在生活中的慢火车。

徐亚娟笔下的慢火车很精致、很温馨。

 “装在麻袋里的活鸡活鸭和大鹅,关在竹笼子里松鼠、野兔、野鸡,还有蹲在铁笼子里去看兽医的野生动物,都是这趟列车的旅客。”亚娟在《行走在兴安岭上的慢火车》中,如此描绘道。

 这趟慢火车要途经21个车站。一些车站藏在大山里,很小很小,就一间小房子。每天只有一趟慢车经停,仅三分钟。 车厢尽头的小茶炉,常年翻滚着热气腾腾的开水。一路上,列车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不时地拿着炉钩子和煤铲子给茶炉上煤。一炉开水,一片深情。开水温暖着旅客的心,也传递着慢火车特有的温情与情趣。

她写道:“慢火车上的开水可以沏茶,可以泡面,打着点滴上车的旅客可以用热水温暖输液瓶。水是来自大兴安岭地下深处的山泉水,甘甜可口。这是一趟如今为数不多的需要列车员烧茶炉、烧锅炉取暖的列车。”列车到站了,车门被冻住了,列车员就会拎来一壶滚烫的开水,浇在车门缝隙间,顿时一股白雾升起,带着冰碴的车门被打开了。

 沿线要经过一个名叫阿乌尼的小站,这是一个列车会让站,有一个站台,没有列车停点。然而,这趟慢火车却有时会在阿乌尼站停车一分钟。小站由一对夫妻值守,夫妻俩每十天半个月就会向调度要点一分钟,让女主人李秀英坐着慢火车到镇子上去采购日用品。亚娟认识了这对夫妻,将他们的故事写进了作品里。

 这些记录铁路生活的文章,携着山里的风,浸着山里的雨,清新、清爽而唯美。

 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主席王雄为其做序。

下面,请读者先睹为快《时光里的慢火车》中的文字:

小镇上的炊烟在火车行进间袅袅升起,晨昏日暮,这列火车是乡邻们生命的托付与佑护。四季风光旖旎变换,不论山花烂漫还是秋色浸染,不论是老树发芽还是大雪封山,这列火车古朴的绿色车体在山林间蜿蜒穿行,钢铁之躯与草木鸟兽友伴同行互不惊扰。几十年如一日,这列火车带着原始没有雕琢的诚意如期而至,数十年不变的票价,数十年不变的运行和站停时间。兴安岭上的落叶松,挺拔向上,绵软坚韧,飘落在山里的雪花,丰满润泽,无所畏惧。行走在松涛林海间的这列火车,缓慢安稳,谦卑而又威武,他们是大兴安岭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血脉筋骨。

——《行走在兴安岭上的慢火车》

一座又一座车站,都画成一个小小的空心圆,就像盛开在这条线路上一朵又一朵的小花。那些已经取消的小站,涂成了红色,间隔一段就有一处,或者接连就有三五处。

对于老魏来说,这条线路上的每一座小站都在他心里。

自从1980年参加工作,老魏的铁路工龄整整43年。

这43年,老魏始终行走在这条铁道线上。

这43年,从位于尚志的家,到这些小站,老魏往来通勤整整25年,不少于9125天,坐过的火车远远多于6083趟,行驶里程316264余公里。在这百余公里的铁道线路上,走出了能绕地球8余圈的足迹。

——《老魏和他的那些铁路小站》

下次回家,我要给哥带一些好茶,带一套好茶具,我们还要坐在这烧热的土炕上,还把这小板凳当做茶台,我们继续喝茶。或者有那么一天,在这刘马架屯,在这朴素的农家里,我们会把大餐桌当做茶台,我们会拿出来吃饭的碗,泡上我能买得起的最好的茶,拿出我最喜欢的点心,或者还会去找找能香飘满屯的瓜果,请屯里的乡邻坐下来喝一次下午茶。在这刘马架屯,在这个生我养我的小村子里,生活着我此生永远都无法割舍血脉相连的亲人,他们那么善良,那么向往美好生活,他们应该喝上这悠闲而又暖暖的下午茶,他们配得上这世间所有的好。

——《刘马架屯的下午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