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凤凰网黑龙江频道总编辑梁帅写我和我的书

(2019-09-23 15:15:56)

城市说书人

——申志远和他的小说集《压力山大伯爵的巴扬》

 

青年作家凤凰网 梁帅

 

他有一种喷薄的欲望,他会把要写的那个事情,用一种随意的口吻和你讲述,他讲述的故事夹杂着各种性器官和少儿不宜的词儿从他肥厚的嘴唇飞出,荤素搭配,泥沙俱下,红尘滚滚、清风徐来,特别具有现场感,带入感,听者无不叫绝,认为他讲的故事真是特别好的小说素材。

有时候我想象他就像旧时代人影错落的茶楼里的说书人,醒目一拍,叫一声看官,且细听分说。说书人讲侠义、讲公案、讲忠奸、讲郎才女貌、江山风雨、岁月山河。他不讲这些,他讲少年心事,讲流氓装逼犯破鞋马子、讲市井的鲜活、讲底层的高贵,讲没落的艺术情怀和茫茫世间的奇闻掌故。

他讲的没有章法,随意性也很大,但表述的激情澎湃,吐沫飞溅,时不常还插一句,“我讲的这个事,你不行写”,版权意识瞬间觉醒。好吧,我不写,你写。在遇到写作困惑的时候,他总是想到大文豪高尔基说的那句话:写,只有写才会写。于是,他写了一系列的以城市生活为题材的小说。这些作品结集出版,用其中一篇小说的名字定了书名《亚力山大伯爵的巴扬》。凤凰网黑龙江频道总编辑梁帅写我和我的书



在创作过程中,他说他甩掉了写作的技巧,但如果你阅读了他的作品,就会发现,他实际上是遵循了说书人的传统,叙事主体无论男女长幼,都像是一个平易近人的带路党,带你悄悄杀进他的锈迹斑斑的记忆里,那像是一个和当下生活有别的时代,那是一个在他生命中尚未长大但已经成熟的时代。

面对今日世界的芜杂乱象,他更愿意留恋记忆中那个的美好时光,即使那个时代物质匮乏,思想禁锢,颜色单调,但没有一个生命个体都有那么一段生命中的好日子,他们可以是牛逼闪闪的招摇过市,也可以低调含蓄的窥视异国女孩弹琴,甚至用生命的代价击毙民族仇恨中的敌人,所以“他们”成了他笔下的无数个“我”,说相声的冯大全,举止怪诞的老靠,拍摄纪录片的布考斯基,小混混、小马仔、马子、马达姆,在充满生命气息的舞台上面目清晰轮番走过。他在对城市旧时光的追溯中完成了个体处于时代之中的生命体认,无论是街头巷尾的小人物还是改变历史走向的关键人物,再其笔下都有清晰而鲜活的生命,那些细节真实让人物立体化,通俗点说是立住了。

法国的文艺学学者丹纳在分析作品的时候,会考察作者和作者生活的时代,他认为作者、作品和时代共同构成了作品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相比各种文艺流派的写作者在文本中表现出的各种炫技式的写作,他的作品实际上并不玩花活。但说书人的传统在写作中又何尝不是一种技术化的处理?

这是一个具有独特气质的城市,他的历史虽然短暂,至今我无法准确概括这个城市的基本特征,但在那条连接中国和欧洲的铁路的修建,让这个松花江沿岸的小城迅速崛起,并很快城市成了在世界上知名度很高的国际性城市。他发展之快,可能在中国的城市发展史上也毫不逊色,城市一旦形成,也就产生了城市的基因,代代相传,城市生活的诸多方面,都可以溯源到他的原初基因。比如他对音乐、电影等艺术的热爱,对美食、美酒、美女的追求,不仅仅是一种欲望的表达,这些在当下城市生活中被视为欲望的怪兽的家伙,反倒在他的笔下呈现出这头怪兽的可爱的一面。

2019年第1期《小说林》刊发了他的小说《维罗妮卡的吉他》,吉他这种乐器是他聚焦的重点,他还写过一种叫巴杨的乐器,不仅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还能用通过对巴扬键盘的敲打的节奏,发出密电码,把情报传递出去。吉他、巴扬以及在小说中反复提及的老电影,甚至在小说中大段引用红色经典电影中的台词,都可以视为一种解读这些小说的密码。

对历史人物安重根刺杀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这个公共题材的重新书写,《北方文学》20164期刊发的小说《击毙 1909》采用了一种类似记录的手段,切入角度十分独特,一台摄影机的记录,让人们得以通过影像资料复原当时的场景。有点类似于电影中的美术,营造出逼真的场景,刻板的历史人物有了血肉,安重根在火车上让一个吉普赛女人算命,不仅仅是一种宿命的昭示,还有着小说家驾驭历史和虚构故事的展现能力,他让细节更具有真实的感觉,可以说他在叙事中打破了虚构的边界,营造了内心最大的真实感。这种同样的逼真效果也出现在他其他的作品中。

凤凰网黑龙江频道总编辑梁帅写我和我的书

他有时候很较真,也很偏执。别人用大脑和电脑写作,夸张一点的说,他还是一个用身体写作的人,但他的身体写作和过去说的那种下半身写作不同,他为了求证一个将要写进小说中的细节,他会去用脚步丈量小说人物曾经走过的路线,一边走一边在心里把自己想像成小说人物,以揣测人物心理活动。他也会利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和音乐家探讨乐器成为谍报工具的可能性。这是一种偏执的爱好,就像他是一个热爱收藏的人,他玩的并不是古玩玉器的收藏,也不是邮票钱币汽车小玩具的收藏,他热爱一切印刷品,各种小人书,电影海报,已经快被人遗忘的文学期刊和历史资料。最后,因为写作,他还成了城市故事的收藏家,他把那些被人在茶余饭后谈论的往事,以及行将淹没的历史在风尘中打捞出来,收藏进了他的作品。

他叫申志远,人群中那个城市说书人,他用一种对叙事文学的敬畏和真诚,写下了他记忆中和生命中的好日子,给这个城市和读者贡献了《亚力山大伯爵的巴扬》,熟悉的人还是更愿意听他讲书,说的比写的好,说的就是他这种人,实际上他写的也很好,但就是有点用力过猛的感觉,不如他说的那么轻松加愉快。说书人有时候打开个场面之后,也要让故事自己讲,说书人心态放松,嘎巴嘎巴嘴,比划两个动作,就齐活了。

台下一片掌声!

 凤凰网黑龙江频道总编辑梁帅写我和我的书

梁帅,1979年生,2003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现任凤凰网黑龙江总经理、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萧红文学院签约作家,哈尔滨作家协会副主席,黑龙江省侨联华侨国际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出版长篇小说《马迭尔旅馆的枪声》、长篇小说《补丁》、短篇小说集《马戏团的秘密》。获黑龙江省文艺精品工程奖等奖项。凤凰网黑龙江频道总编辑梁帅写我和我的书

这部小说集表现了作者申志远对这个城市的炽热情怀,丰厚的历史知识、广阔的视野和国际化的视角,他熟练驾驭哈尔滨话写作,写出了地气感和地域感,很多场景有电影画面一样的质感。作者申志远198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在《人民文学》《电视电影文学》《北方文学》《小说林》《章回小说》《青岛文学》《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等刊物发表18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创作电视剧荣获中国电视金鹰奖,出版过文学专著《中国电影的激情年代》《哈尔滨电影地图》 ,在多年的新闻生涯中,依靠努力和勤奋成功完成了从记者到作家的转型。中篇小说曾两次分别荣获黑龙江文艺奖和天鹅文艺大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