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安建导演的21条

(2012-10-24 14:15:02)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安建导演的21条作者:刀寒

安建导演讲课之一度创作与二度创作:
1,编剧作品若不可拍,便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编剧。
2,艺术是一个综合的艺术,编导应该是一家。剧本是一剧之本,但由于电视剧的篇幅巨大,因此编剧有可能在写到某一集时,可能因为停止创作而存在有后续不力的现象。
3,什么是好剧本?一个不停地在改的作品,很可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们今天对于剧本的高度重视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候。但我们仍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剧本只是系统工程的一部分。这个就像一场接力赛,假如没有前面一棒的努力,就没有最后一棒的成功。
4,一个作品有时候对导演来说是很无奈的,时间的限制,风险的考虑,都是影响到最终作品成色的因素。
5,电视剧的创作流程,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可忽视的。制作方必须具备相应的艺术鉴赏力,而不应该只依赖一两个大牌的演员、导演甚至编剧。
6,电视剧是对这个时代最真实的记录,是对这个时代最如实的写照。
7,非线给一个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随着技术的进度会对电视的创作产生更大的影响。
8,我们要有一个好的心态,我们不能总拿次的作品与世界同期的好作品相比,我们的好作品并不比国外的好作品差。
9,感谢观众。
10,完全按着剧本一字不改地拍,是不负责任的。电视剧是一个打群架的艺术,它不是一种单挑,它是一种综合,它不仅仅要求我们各部门去互相尊重,而且还要求我们各部门去坦诚相见。
11,编剧应该考虑制作成本,应该考虑可操作性。在多种可选方案下,编剧应选择更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而不能只追求大场面的效果。
12,所有编剧写得最满的地方,一定是未来期望中让编剧最不容易惊喜的地方,往往是编剧忽视的某些细节和部分,会给编剧最大的惊喜。编剧被感动的成片之处,往往不是编剧写得最满的部分。这种情况,在众多与我合作的编剧中屡见不鲜。
13,今天还有多少导演写分镜头和工作台本,我不知道,但是一个负责的导演,一定要认真地梳理过剧本。
14,一般正常的拍摄,是三天一集。
15,一个剧能拍多少,和剧本的字数没有必然的联系。电视剧是说话的艺术。它的硬时间是台词,除了台词以外,任何编剧的描写都不在编剧的可控范围之内。有些戏,编剧可能只写了三句话,我能拍三分钟,而有些戏,编剧写了三页纸,我可能只需要短短的几个镜头就可以表达。
16,我认为真正的好剧本是能用一两句话就可以概括的,故事核要很简单,一击而中导演的心。
17,类型化的需要,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编剧需要有自己的创作策略,而不是按部就班。
18,逻辑的问题——我作为一个导演,我非常不愿意和编剧讨论剧本,一个导演对编剧应该是说服和改变的过程。一个剧本拿来,我们让十个导演来解读,就可以判断出哪个导演最适合来导这个戏。有两个标准能确定一个导演是否适合一个剧。一是他对剧本的理解,二是他对剧本的视听语言的丰富和补充。一个编剧不能什么都写,一个导演也同样不能什么都拍。但有时资方会简单地按照导演以往的作品来判定一个导演是否适合。编剧最怕的不是写本而是改本,最最怕的是这种改本,并非出于他的本心。此时,编剧的逻辑往往会出现问题。特别地,是人物性格的逻辑会出现问题。而人物性格的逻辑,是比故事的逻辑更大的问题。一个剧本,人物到第五集必须得活,越早越好。五集之后人物还是死的,这个剧本也就死了。还有一个最最大的问题,是情感的逻辑。有时候,演员处理一个人物情感的逻辑,需要12场戏,但可能在剪辑时,因为大家可能觉得节奏太慢,会剪掉其中的某几场,从而使得演员通过12场戏才好不容易积蓄起来合情合理的情感逻辑发生了问题。编剧最好能综合情感的逻辑和节奏的问题。演员的发挥,有可能会与编剧最初的构想不同,但他可能只通过一场戏就完成编剧在剧本中需要用12场戏完成的情感逻辑的堆积,因为情感的逻辑,是最不讲理的。
19,原创必须从编剧做起。任何出神入化的包装,都改不了故事的核。编剧要有话语权,就一定要有原创力,经典的作品都在于它本体论的价值。所有的艺术门类是因为它的经典作品的存在,而被大家认识。我呼吁编剧应该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和原创力。在商业利益的诱惑之下,很难创作出一个真正经典的作品。编剧需要给自己一片净土。
20,编剧要有自己的话语权,要对自己的剧本拍摄有要求。假如编剧只想要一个署名权和稿酬,那么这不叫话语权,这只是生存权而己。
21,编剧和导演之间,是一种情人关系。编剧提供的作品,如果能让一个导演深入其中,不能自拔,那么他们的情人关系才能如漆似胶。一个剧想成功,必须让导演疯狂地爱上编剧创作的剧本。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