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老明信片“复活”

(2011-03-31 19:30:52)
标签:

文化

让老明信片“复活”

让老明信片“复活”


让老明信片“复活”



让老明信片“复活”

让老明信片“复活”





让老明信片“复活”



让老明信片“复活”
南岗区展览馆参观记
周末,走到联发街1号“原中东铁路官员官邸”旧址上重修的南岗区展览馆,在2楼的放映室看了三维动画片《龙脊上的宝地———南岗》。
120度6米乘2米的环形屏幕上,放映的这个23分钟的片子采用三维动画技术,复原了哈尔滨人熟悉的老照片,老明信片上的历史风貌。三维动画让老火车站、尼古拉大教堂、大和旅馆、博物馆、秋林公司、各国的领事馆等百余栋老建筑在眼前闪现,时光流转,仿佛让人们回到了100年前的老哈尔滨。全景再现了南岗多姿多彩的中西文化建筑。
影片采用了仿真技术手段进行制作,它依据历史照片、图纸、影像等资料,对当年南岗的地形、地貌、建筑、老街等场景,通过三维立体电子模型的形式还原和再现出来。其表现手法先进,比例适宜,场景逼真。播映效果立体,从片中看到圣尼古拉教堂、文庙、极乐寺、中东铁路管理局大楼旧址等老建筑和老街的昔日面貌,还可以领略当年俄、日、英、意等多个国家在南岗设立的领事馆的风采。
影片让平面的老照片有了生命,街路、建筑、汽车等栩栩如生,再现已消失的老建筑,让在钢筋水泥丛林中走来的哈尔滨人,寻找到一种归属感。曲径通幽的小世界,具体而生动。
首部复原区域历史风貌的电影仿佛遥远的梦境,只剩下令人怅然若失的优美细节,将城市童年的风花雪月孤独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一方面,地理上“龙脊”正在被大规模拆毁,另一方面,精神上的龙脊正在远离。
三维动画复原的老建筑有的人去楼空,很多房子已变成废墟……这些漂亮的画面变戏法一样把我们带回从前,展现了哈尔滨曾经的风华绝代。
鲜明的光影指向画面纵深的那个有故事的地方,呈现出流光异彩的生命力,宛若时光倒流,哈尔滨这个城市的童年透露出的是伤感,一种对逝去的时间的惋惜。
老照片作为符号,展现出超越物质存在的精神,复原了的画面给了这些经典的地标新的生命,如同超越现实的梦幻。尼古拉大教堂、博物馆、秋林公司、极乐寺、市少年宫、国际饭店、哈三中等百余栋老建筑在眼前闪现。据解说员介绍,制作公司从老照片、明信片、现有老建筑等搜集了大量数据资料,采用数码动画技术,其中每片树叶都用三维制作,非常精细。
片头引用了土耳其诗人纳乔姆·希格梅的有句名言:“人一生中有两样东西是永远不能忘却的,这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貌。”
这座有着106年历史的保护建筑内的南岗展览馆每周二至周日免费向市民开放。设有南岗兴起、乡城嬗变、商贸繁荣、文化多元、生活百态、建筑精华和世纪风云七个部分,馆内可触摸式观赏388张历史老照片,还有图表、模型、沙盘、模拟场景以及实物展示等多种手段,展现了百年南岗的历史进程。馆内陈列有109件文物藏品哈尔滨7条有轨电车地图、哈尔滨最早的国人企业“八杂市”,全国最早的电影院“热烈喝彩”电影院等图片,弥足珍贵。院子里几段铁轨是中东铁路时期使用铁轨,上面铸有俄文,其生产日期为1905年。有一组泥人张制作的泥塑,雕塑了百年交响乐团在哈铁俱乐部贝壳剧场演奏的场面。
据了解,这座百年老建筑始建于1904年,是俄罗斯花园式住宅的代表作,原为中东铁路管理局副局长阿法纳西耶夫官邸。
这座二层楼为砖木结构,黄绿色调,明快而温馨。阁楼屋顶极富特点,造型生动,四面通透,视野开阔。此外这座小楼有七八种造型各异的烟囱,窗户的形状也各具特色,具有鲜明的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
漫步其间,你会想到果戈里说的一句话:当歌曲和传说已经缄默的时候,建筑还在说话!                                                                       本报记者申志远




让老明信片“复活”

赛格制作公司负责人杨宏伟从老照片、明信片、现有老建筑等搜集了大量数据资料,通过测绘、采集成数据,变成模型,采用数码动画技术,重新还原哈尔滨旧日的景色,甚至比电影纪录片资料还要清晰,城市的坐标意味十分浓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