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传奇》之二《鼠疫斗士伍连德》(续)
(2009-01-23 10:15:49)
标签:
文化 |
伍连德研究者访谈:当时伍连德提出的措施是什么?就是烧尸体呗。
防疫专家访谈:为什么要烧这个尸体,难道不能不烧吗????
伍连德提出的主张之后,将早已拟好的准备发给满清政府请求焚烧尸体的电报拿出来,在电文上签了名字,大声向所有人说:“扑灭鼠疫就在此一举,如不能成功,一切后果由我一个人承担。”现场突然之间之间就从刚才的喧嚣和吵闹归于平静。一时间大家都默不作声。这个时候,作为哈尔滨道台的于泗兴也上前签了字。随后,各级官员也前来签字。最后,让人感动的是,在场地老百姓也纷纷拥上前来,要求签字,同意焚烧亲人的尸体,以能够扑灭鼠疫。
(音乐啊)
可是,能否焚烧尸体,还需要满清政府的同意。烧尸体,那是中国千百年来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啊!祖宗之法不可变,谁有这个胆子啊?
最为关键的是:将尸体焚烧是否就能完全扑灭鼠疫了?此次防疫是否还有其他漏洞了?
焚烧尸体之后,疫情得不到控制,满清的糊涂政府找起麻烦来可就是杀头之罪了。思前想后,伍连德还是下定了主意,不管如何,肯定要焚烧尸体,至于杀头与否,日后再说吧。
腊月27,伍连德的电报发了出去。
农历腊月三十深夜,伍连德、于泗兴、林家瑞等人在傅家甸的防疫总指挥部对着衙役刚刚送来的数据沉默不语。183名,这是今天最新的死亡人数=据,也是人数最多的一天。明天就要超过200,如此下去,哈尔滨肯定不保。
被逼无奈,伍连德正和于泗兴等人商量,假如朝廷不同意他们的焚烧尸体的方案,他们就冒死违命,焚烧尸体。
就在这个时候,敲门声响了,衙役拿着电报进来了,满清朝廷来电了。
这大概是满清朝廷末期历史上唯一一次英明的决定。同意伍连德焚烧尸体的方案。接到电报后众人狂喜不止,连夜准备煤油,准备在春节的晚上开始动手。同时伍连德还特地要求衙役买来鞭炮,挨家挨户分发派送,放鞭驱邪。
到1911年3月1日,哈尔滨的死亡人数为零。到三月末,东北三省的全部死亡人数为零,鼠疫被控制住。此次鼠疫中国人共死亡6万多人,哈尔滨就占了一半左右,占哈尔滨城市总人口的20%多。
1911年4月,汇集世界各地鼠疫人才的世界鼠疫大会在奉天召开,伍连德担任会长,副会长就是那位宣称哈尔滨没有鼠疫的日本人北里柴三郎,在会上伍连德提出自己肺鼠疫
伍连德回北京后摄政王载沣请伍连德担任高官,被婉言拒绝,再次回到哈尔滨。1921年,哈尔滨的鼠疫再次卷土重来之时,伍连德主持工作,仅仅死亡9300人。在哈尔滨期间,伍连德创立了哈尔滨医科专门学校,这就是后来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前身。后来伍连德在国内创立了多所医院。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伍连德离开国内,前往南洋,马来西亚槟城。1960年病逝于此。
哈尔滨人民也从来没有忘记这位伟大的防疫学泰斗。2001年,由伍连德曾经创立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出资,整修了东北防疫总指挥部,建立了伍连德纪念馆。表达哈尔滨人民对这位防疫学家衷心的怀念。2002年,哈尔滨市委书记杜宇新同志还在《哈尔滨日报》撰文,号召全体百姓学习伍连德精神。伍连德,这位哈尔滨的功臣,哈尔滨人民永远不会忘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