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歌》是电影《桃李劫》的主题歌。《桃李劫》拍摄于1934年,是我党的左翼电影阵地——电通影片公司制作的第一部影片。影片讲了一对新毕业的青年学生参加工作以后理想不能实现,逐渐沦落得家破人亡的故事。《桃李劫》是中国最早以有声电影手法创作的影片,音响第一次成为中国电影的一种艺术元素。从《桃李劫》开始,到1936年,有声电影渐渐将默片驱逐出了时代,完全的有声片也逐渐取代了配音片。
在今天看来,《桃李劫》依然是一部具有冲击力的作品,导演应云卫当年只有30岁,《桃李劫》则是他的处女作,编剧兼主演袁牧之也是20多岁。
插曲《毕业歌》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歌曲在影片中一群青年毕业前欢聚一堂时首次出现,影片结束时又再度响起,提示了影片主旨。《毕业歌》昂扬奋发的调子极好地渲染了影片开端的情绪:年轻的激情,爱国的深情,以及二十来岁的人那种踌躇满志的感觉。后来随着故事的变化,《毕业歌》的旋律几乎消失了,直到最后,男主人公身陷囹圄,老校长来看他时,《毕业歌》模糊地飘起,使悲剧情绪迅即提升。
如果只是一个人的悲惨故事,其悲感是有限的,而《毕业歌》的飘荡,使人感觉受伤害的是所有人的年轻之梦,这正是《毕业歌》在《桃李劫》这部影片中的魅力所在。
《毕业歌》的这种力量源于聂耳曲谱中有年轻人的筋骨节奏和昂扬青春,也源于田汉歌词抓住了年轻人的情思特质,更在于词曲结合得自然,传递出的那种年轻的感觉具有永恒的魅力,这是不朽艺术的特征。《毕业歌》中“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和“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的词句,至今仍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