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哈尔盖 /德令哈/中国西部两个不知名的小地方,因为两首诗名满天下

(2007-10-22 14:16:04)
标签:

奇闻/逸事

 

 

 

 

姐姐, 今夜我在德令哈

海子

姐姐, 今夜我在德令哈, 夜色笼罩
姐姐, 我今夜只有戈壁  

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
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
姐姐, 今夜我在德令哈
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  

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
德令哈......今夜
这是唯一的, 最后的, 抒情。
这是唯一的, 最后的, 草原。  

我把石头还给石头
让胜利的胜利
今夜青稞只属于他自己
一切都在生长

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 空空
姐姐, 今夜我不关心人类, 我只想你


1988年7月25日火车经德令哈
   
突然间想起这首诗,在这样的夜晚。
“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喜欢这一句,深深的。
后来翻阅有关资料,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
一是:海子迷恋上了比他大二十多岁的一位女作家。那位女作家并不漂亮,可是海子热恋着她。一个夜晚,下着大雨,海子在北大的校园里合着双手,跪在地上,等待着那位女作家,直到第二天天亮。女作家受不了,就回到西部,海子就一路追随而来,在火车经过德令哈时写了这首小诗。
二是:这首诗是他写给他那未出生就夭折的姐姐。
两种说法都很让人感动,我更喜欢第一种说法,成全了所有罗曼谛克的幻想
才知道德令哈其实是个小站,因为海子的诗让他闻名于世。
德令哈的蒙古语意思是“广阔的原野”。其实那里更多是荒凉的戈壁。
我似乎看到一个火车上的被思念煎熬的才子,眺望着雨水笼罩下孤城
心于是不由的一沉。
有人说:为了追寻爱千里迢迢一次就够了
我自问没有这样的勇气,但佩服。
德哈令,在西宁和柴达木之间。越过德哈令,北达敦煌,西至新疆东南部。
也许去西部应该坐火车去,一路摇晃,越过车窗,看着日出日落
跨过草原,驶出荒漠,带着所有的思念
这辈子总要去一次新疆,看看广袤的草原。
为了曾经的不经意的一次心动……

 

在哈尔盖仰望星空

 

西 

 

有一种神秘你无法驾驭

你只能充当旁观者的角色

听凭那神秘的力量

从遥远的地方发出信号

射出光来,穿透你的心

像今夜,在哈尔盖

在这个远离城市的荒凉的

地方,在这青藏高原上的

一个蚕豆般大小的火车站旁

我抬起头来眺望星空

这时河汉无声,鸟翼稀薄

青草向群星疯狂地生长

马群忘记了飞翔

风吹着空旷的夜也吹着我

风吹着未来也吹着过去

我成为某个人,某间

点着油灯的陋室

而这陋室冰凉的屋顶

被群星的亿万只脚踩成祭坛

我像一个领取圣餐的孩子

放大了胆子,但屏住呼吸

 

(选自《中华诗歌百年精华》)

 

【赏析】

    西川,原名刘军,祖籍山东,1963年生于江苏省徐州市。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诗集有《中国的玫瑰》(1991)、《隐秘的汇合》(1997)、《大意如此》(1997)、《虚构的家谱》(1997)、《西川的诗》(1997)等;随笔集有《让蒙面人说话》(1997)。西川大学时代开始写诗。早期的诗歌注重抒情的纯净性,题材涉及自然、爱情的质朴和善良品性。《在哈尔盖仰望星空》是西川的代表作。1989年,诗作发生了转变,注重揭示抒情主体“我”的生成过程,也揭示诗歌的虚构性。在诗歌方式上,也发生了从歌唱的诗歌向叙事的诗歌的过渡。他是一个注重诗歌创作广阔文化背景的诗人,还是诗歌写作中的“知识分子精神”的较早提倡者。他诗歌总体的语调高昂有力,有一种强烈的宗教感和热烈的抒情,体现了诗人对诗歌感染力的追求。



姐姐, 今夜我在德令哈

海子

姐姐, 今夜我在德令哈, 夜色笼罩
姐姐, 我今夜只有戈壁  

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
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
姐姐, 今夜我在德令哈
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  

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
德令哈......今夜
这是唯一的, 最后的, 抒情。
这是唯一的, 最后的, 草原。  

我把石头还给石头
让胜利的胜利
今夜青稞只属于他自己
一切都在生长

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 空空
姐姐, 今夜我不关心人类, 我只想你


1988年7月25日火车经德令哈
   
突然间想起这首诗,在这样的夜晚。
“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喜欢这一句,深深的。
后来翻阅有关资料,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
一是:海子迷恋上了比他大二十多岁的一位女作家。那位女作家并不漂亮,可是海子热恋着她。一个夜晚,下着大雨,海子在北大的校园里合着双手,跪在地上,等待着那位女作家,直到第二天天亮。女作家受不了,就回到西部,海子就一路追随而来,在火车经过德令哈时写了这首小诗。
二是:这首诗是他写给他那未出生就夭折的姐姐。
两种说法都很让人感动,我更喜欢第一种说法,成全了所有罗曼谛克的幻想
才知道德令哈其实是个小站,因为海子的诗让他闻名于世。
德令哈的蒙古语意思是“广阔的原野”。其实那里更多是荒凉的戈壁。
我似乎看到一个火车上的被思念煎熬的才子,眺望着雨水笼罩下孤城
心于是不由的一沉。
有人说:为了追寻爱千里迢迢一次就够了
我自问没有这样的勇气,但佩服。
德哈令,在西宁和柴达木之间。越过德哈令,北达敦煌,西至新疆东南部。
也许去西部应该坐火车去,一路摇晃,越过车窗,看着日出日落
跨过草原,驶出荒漠,带着所有的思念
这辈子总要去一次新疆,看看广袤的草原。
为了曾经的不经意的一次心动……

 

在哈尔盖仰望星空

 

西 

 

有一种神秘你无法驾驭

你只能充当旁观者的角色

听凭那神秘的力量

从遥远的地方发出信号

射出光来,穿透你的心

像今夜,在哈尔盖

在这个远离城市的荒凉的

地方,在这青藏高原上的

一个蚕豆般大小的火车站旁

我抬起头来眺望星空

这时河汉无声,鸟翼稀薄

青草向群星疯狂地生长

马群忘记了飞翔

风吹着空旷的夜也吹着我

风吹着未来也吹着过去

我成为某个人,某间

点着油灯的陋室

而这陋室冰凉的屋顶

被群星的亿万只脚踩成祭坛

我像一个领取圣餐的孩子

放大了胆子,但屏住呼吸

 

(选自《中华诗歌百年精华》)

 

【赏析】

    西川,原名刘军,祖籍山东,1963年生于江苏省徐州市。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诗集有《中国的玫瑰》(1991)、《隐秘的汇合》(1997)、《大意如此》(1997)、《虚构的家谱》(1997)、《西川的诗》(1997)等;随笔集有《让蒙面人说话》(1997)。西川大学时代开始写诗。早期的诗歌注重抒情的纯净性,题材涉及自然、爱情的质朴和善良品性。《在哈尔盖仰望星空》是西川的代表作。1989年,诗作发生了转变,注重揭示抒情主体“我”的生成过程,也揭示诗歌的虚构性。在诗歌方式上,也发生了从歌唱的诗歌向叙事的诗歌的过渡。他是一个注重诗歌创作广阔文化背景的诗人,还是诗歌写作中的“知识分子精神”的较早提倡者。他诗歌总体的语调高昂有力,有一种强烈的宗教感和热烈的抒情,体现了诗人对诗歌感染力的追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