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话剧诞辰百年经典剧目展演
哈尔滨话剧院《蛾》沈阳演出成功
本报沈阳专讯(特派记者申志远)昨天下午,由文化部举办的纪念中国话剧诞辰100周年,“中国话剧百年经典剧目展演”在沈阳展演,作为哈尔滨市唯一一台演出剧目的哈尔滨话剧院的原创大型写意话剧《蛾》由文化部正式选定参演,昨天下午14时和晚上19时,哈尔滨话剧院复排的《蛾》在沈阳南风大剧原演出两场,演出盛况空前。《蛾》与来自全国的几十台话剧百年经典剧目一起献礼话剧百年。该剧在1989年曾在沈阳获得首届东北地区话剧节优秀演出奖。编剧、导演、演员分别获得全部的一等奖,被誉为改写了戏剧史并改变了戏剧教育的巅峰之作。历时18年,《蛾》剧再度轰动沈阳。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市委宣传部有关领导和沈阳观众以及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一同观看了演出,两场演出场场爆满,显示出哈尔滨话剧院的经典剧目的永恒魅力。
据院长车承滨介绍,大写意剧《蛾》向观众展示出一个粗犷、蛮荒、神秘的氛围中发生的单纯而朴素的故事。此次复排的新版《蛾》中的大由曹瑞扮演, 二由王雨扮演,蛾由白杨扮演。
《蛾》通过塑造活生生的具象人物,揭示了一种抽象的人生哲理,使人们通过有血有肉的具象人物,领悟到了一种具有普泛意义的审美意念。然而,它的成就还不仅仅限于剧目本身,而且对整个话剧创新的历史走向也有一些定的启迪意义。
《蛾》是哈尔滨话剧院在17年前排演的原创大型写意话剧,由已故著名导演肖致诚执导,其演出形式创造性和独特的艺术想象力震动了全国演艺界。原版导演肖致诚当年以其深厚的生活根底与扎实地艺术经验,结合中国文化独有的审美观念,广集博采、吐故纳新、承前启后,创作出一部至今堪称话剧表演“艺术教材”的佳作。由于肖致诚因病逝世,此次新版由邢友江导演。新版在形体、情境、观念和表演上较之80年代有所突破 。
作为哈尔滨话剧院的经典剧目之一
,《蛾》分别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上演两次,最近还被收入由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编辑出版的《中国话剧百年剧作选》,全书约1000万字,共20卷,180个剧本。书中剧目选自不同历史年代,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经过一代代话剧人在演出实践中不断完善的经典之作。
哈尔滨话剧院原创了《千万不要忘记 》、《赫哲人的婚礼》、《曹植》、《安提戈涅》等一批叫响全国的精品剧目,《蛾》就是其中最有影响最轰动的一部。
哈尔滨话剧院《蛾》沈阳演出成功
本报沈阳专讯(特派记者申志远)昨天下午,由文化部举办的纪念中国话剧诞辰100周年,“中国话剧百年经典剧目展演”在沈阳展演,作为哈尔滨市唯一一台演出剧目的哈尔滨话剧院的原创大型写意话剧《蛾》由文化部正式选定参演,昨天下午14时和晚上19时,哈尔滨话剧院复排的《蛾》在沈阳南风大剧原演出两场,演出盛况空前。《蛾》与来自全国的几十台话剧百年经典剧目一起献礼话剧百年。该剧在1989年曾在沈阳获得首届东北地区话剧节优秀演出奖。编剧、导演、演员分别获得全部的一等奖,被誉为改写了戏剧史并改变了戏剧教育的巅峰之作。历时18年,《蛾》剧再度轰动沈阳。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市委宣传部有关领导和沈阳观众以及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一同观看了演出,两场演出场场爆满,显示出哈尔滨话剧院的经典剧目的永恒魅力。
据院长车承滨介绍,大写意剧《蛾》向观众展示出一个粗犷、蛮荒、神秘的氛围中发生的单纯而朴素的故事。此次复排的新版《蛾》中的大由曹瑞扮演, 二由王雨扮演,蛾由白杨扮演。
《蛾》通过塑造活生生的具象人物,揭示了一种抽象的人生哲理,使人们通过有血有肉的具象人物,领悟到了一种具有普泛意义的审美意念。然而,它的成就还不仅仅限于剧目本身,而且对整个话剧创新的历史走向也有一些定的启迪意义。
《蛾》是哈尔滨话剧院在17年前排演的原创大型写意话剧,由已故著名导演肖致诚执导,其演出形式创造性和独特的艺术想象力震动了全国演艺界。原版导演肖致诚当年以其深厚的生活根底与扎实地艺术经验,结合中国文化独有的审美观念,广集博采、吐故纳新、承前启后,创作出一部至今堪称话剧表演“艺术教材”的佳作。由于肖致诚因病逝世,此次新版由邢友江导演。新版在形体、情境、观念和表演上较之80年代有所突破 。
哈尔滨话剧院原创了《千万不要忘记 》、《赫哲人的婚礼》、《曹植》、《安提戈涅》等一批叫响全国的精品剧目,《蛾》就是其中最有影响最轰动的一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