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去宏村之前,对宏村零散的印象都来自网络。似乎觉得那地方的房子都是建在水边的,而且水上还有一座挺漂亮的罗锅桥。。。
听说宏村是中国的画里乡村,这个如画的乡村到底有怎样的故事呢?今年的春天,我终于走进了这个大(宏村吗)村子。下午3点多到达,住一个晚上,还有早起的一段时光,这大半天的时间逛宏村,基本就是肤皮潦草、走马观花逛个大概,一般的屋子都没进。
回来都快半年了,对宏村的记忆依然有些朦胧,翻看拍摄的照片,查看网上的资料,这宏村的印象又渐渐的清晰了起来,特别是有一些故事似乎不能够忘怀了。什么故事呢,听我接着说。

2.

3。
到过宏村,才知道为什么原来接触到的宏村影象都和水有联系,关键是村子的南侧有一湖泊,有一很好听也容易产生联想的名字——南湖。这南湖就在进入宏村的路边上,一侧是路,另一侧是民居建筑,中间是湖水。站在路边看宏村,首先纳入眼帘的就是这南湖。湖的中间,南北向有一湖堤,堤上有一石拱桥。由于地理位置比较好,好多照片都会自觉不自觉的把这小桥拍进来。

4。这样的地方,肯定是“艺术家”的乐园

5。这张应该是头一天下午拍的。能看到比较多的游人在南湖边上。其他南湖的照片基本都是第二天早晨拍的。

6。

7。

8。

9。

10。
到宏村的时候正是清明小长假的第一天,游人真是一个多。拍过南湖走进村里,村里胡同比较窄,人多拥挤。所以在村里拍的照片不多。而且感觉村子里面和婺源以及皖南的民居都是大同小异。这是在北面雷岗的小山包上拍的村子。

11。

12。为数不多的在村子里拍的照片。

13。山坡上的大树长的很粗壮。好多江南村落的建筑、树木都和风水有些关系。

14。落日时分

15。
宏村还有一个重要的景点和水有关,这就是月沼。月沼在村子的中心,她是一个半月状的水塘,四周都是茶楼酒肆,客栈厅堂。每天游人如织,想在白天拍张比较幽静的月沼照片也挺难的。看白天的游人。

16。到第二天早晨的时候游人要少很多。

17。起早的大多是摄影的人。

18。

19。两张早晨南湖的片子。

20。日出时分

21。
说起宏村,这里曾有80%的人口都姓汪,话说南宋年间,汪氏的六十六世祖彦济公带着家谱,率领家小,在雷岗山下购地造屋,前后历时20年,建楼四座,共13间。当时村子起名叫弘村,可能是后来这村名和某个皇帝的名讳相关,所以改成了现在的宏村。
世事沧桑,沉浮变迁。多年以后,这雷岗下的房子很多都消失了,只有这一栋建筑还保留着,就是现在的十三楼。2000年汪晶德、吴桃夫妇出资修缮了此楼。以十三楼为主,建了一院落,名字叫雷岗山庄。山庄在村子后面的山坡上,比别的房子高出一点点。远远望去,两边古树竹林掩映,仿佛一世外桃源。

22。原来这个村在建设的时候请了一些风水大师,把村子建成了一个“牛”形。这十三楼的位置是牛首,月沼是牛胃;而南湖则是牛肚子。月沼南湖和村里都有水系相连。号称牛肠水圳九曲十弯。而水上又有四座桥,形成了牛的四条腿。应该是设计的巧夺天工,现在依然发挥着水利的作用。
站在院外看雷岗庄园

23。进入院子 里面有好多盆景

24。再往里走,青石铺就的台阶把你引入一个门前。

25。这里就是十三楼.看门上的对联知道这里也是接待游客的。说是经常有爱好文学、书法美术已及摄影的游人特意入住这里。

26。站在十三楼的平台上向南望去,宏村隐约的收入眼底。

27。看眼前的马头墙

28。房上的瓦也透着艺术。

29。大半天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印象还是还比较深刻。一是感觉这里的商业氛围太浓了,再就是游客比较多。当然,这客人多寡决定了市场的兴衰,萝卜卖的快了有的时候就不用洗泥啊。
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晚饭后又来到了南湖边。结果有点失望。南侧的湖边是进村的公路,连路灯都没有,那种给景点点缀添彩的景观灯更是没有踪迹。虽然用脚架拍了几张,但感觉效果很差。北侧有房子的地方要好一些,但只是一些门口有一些灯光,但照度根本不够。
这一张已经是村外的建筑,隔河拍摄。当时有稀稀拉拉的雨点飘落,溅到镜头上有眩光产生。

30,进到村子里,街道上灯火通明,商家都在忙着做生意。这位忙里偷闲,在看东西。

31。江南的商铺都透着一股文化味。

32。逛了村里的街道,似乎明白了湖边没有灯光的原因--商业目的。

33。过了这个月亮门,前面就是月沼。

34。这里的夜色相对比较宁静,可能也是比较晚的原因,游人不多。只有商家门口的一些灯光照明,水塘还是显得有些幽暗。

35。月沼边上的茶楼、酒吧,感觉应该不错。在这月塘边上听听音乐,品茶喝酒也是一件很惬意是事情。

36。
本来晚上一起出来好几个人,由于拍摄的兴趣不同,时间不一,后来都走散了。我应该是最晚回驻地的。只是回去的时候发生了一个小故事:我们住的地方名字没有记住,但白天已经几进几出了,也记住了门前的一些特征,感觉有几条胡同都可以走进村子。
晚上的月沼池畔,一行的团友就剩我一个人了,这个时候也没有把回去的路当回事。看看九点了,也该回去了。可我走到住地附近的时候竟然找不到了回客栈的路,走了几条胡同都不对。尝试着走了好几圈,但无济于事。其实明明知道住的地方就在前面不远,但就是找不到从哪进去。开始还觉得这是糗事别和同团的人说了,自己再找找。但转眼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依然是走投无路。
虽然我还是觉得自己不会走丢,但莫名其妙的现实情况还是让我有点混身发冷。最后没有办法,给同寝的老哥打了电话,要他出来接下我吧,我在不远的南湖东边等他。
就在我往南湖方向走的时候,经过的一个胡同里发现有一个人影打着手电往我的这个方向走来。我下意识的叫了一声,恰好就是来接我的团友。这个胡同我刚才已经经过了好几次,但我的脑海里有一种潜意识,这条路肯定不是,也就根本没有往里走。
我是一个无神论者,不相信神灵什么的。但那天让我重新审视这让我有些说不清楚的事情。当我决定放弃寻找,给朋友打电话的时候,我也想到了另一个问题,有些东西,不可全信,但也不可不信。因为这一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清明。当我想到这些的时候,嘴里不由念叨了一下,这个时候正好我走到那个路口,经过一个胡同路口也就几秒钟。如果看不到接我的同事,我就要走到远处的湖边等待,我们两个人都要再走一段时间。意识到了一些问题的存在,反而问题很快解决。
有些事,冥冥之中。

37。第二天的早晨,到了村子南面的山上,拍宏村的全貌。画面的左侧可以看到南湖的一角,

38。村子的停车场已经停满,好多车停在了路上。比邻长三角的地理优势让宏村很火。我希望在这火的情况下,有些细节的东西再加把劲。
宏村的印象是美好的,也是难忘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