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旅游时 遇到被“老乡”忽悠购物没?

(2012-01-26 20:53:09)
标签:

旅游

购物

杂谈

分类: 外面的世界

曾几何时,旅游购物时遇到老乡,老乡给你一顿游说,让你买了他店里的不少东西.开始的时候还沉浸在遇到老乡,买到物美价廉东西的喜悦中,当你离开店铺后才慢慢的回过味来,原来这都是事先安排好的.虽然有点上当的感觉,但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承认被骗了,只是觉得这是一种营销手段而已.

现在这种"老乡"骗老乡的把戏已经臭大街了.但在十年前,很多游客还很容易上钩的.那时候旅游的人还不象现在这么多,资讯也没有现在发达.被"忽悠"也难免.

差不多是十年前,单位组织休假,连员工带家属有20来人去了四川.兴高采烈的游完了九寨沟,归途中进了"规定"要去的玉石店.刚到店门口,有迎宾热情招呼,嘘寒问暖,端茶倒水.当知道我们是黑龙江来的,很惊喜的告诉我们,说他们老板也是黑龙江的,而且现在就在店里.我们老板忙,一年中大多时间都在缅甸或泰国做生意.回来也住不上几天.你们挺有缘分啊.

说实话,那个时候人们旅游时还没有那么多心眼,那么远的地方,听说老板是老乡,自然有了一点亲切.还没等我们喝完一杯茶,负责接待的人就和我们说,老板来看你们了.这个时候,门口出现了一个30多岁的男人.个子不高,穿着西服,梳着背头,只是长的比较黑,高颧骨深眼窝.一看就不像北方人.正当我们疑惑的时候,老板先说话了"各位老乡好啦"!听着就是一股电视上常听的港台腔.没有一点家乡的大查子味.我们都在疑惑中.接下来他又说道:"你们看我不像北方人吧,其实我是在缅甸出生的,我老妈是缅甸人,但我老家在黑龙江".有人马上接着问了,老家在黑龙江的什么地方."我老家在黑河啦,就是和俄罗斯布拉格维申斯克市一江之隔的哪个地方".这个时候团里有了小小的骚动,因为这些人都是黑河的,这也太巧了.是真的吗?要问的东西很多,七嘴八舌问这问那.当老板知道这些人是从黑河来的也很兴奋,一边和我们唠着与家乡的渊源,一边告诉身边的工作人员,让厨房准备午饭,让老乡吃完中饭再走.对于东北人来说,原来并不相识的老乡请你吃饭,而且这么多人,那是很大的面子.这老乡还真够意思.不过,大家心里在嘀咕,你黑龙江人为什么长的这个样,你怎么到这里来的,疑问还在大家的心里徘徊着.

这个老乡虽然说话语调有点怪,但还挺能侃:"我爷爷是土生土长的黑河人,当年就住在西山后",这时马上有人追问了一句:"什么地方"?老板答到:"西山后啊,就是离上马厂乡不远的那个村子".又是一阵窃窃私语。因为的确有西山后这个地方,而且现在黑河的年轻人也并不一定清楚,他居然知道。接着他说起了他爷爷。他爷爷抗日战争的时候当了兵,后来参加远征军,他接着问了一句:"远征军你们知道不"?大家赶紧说知道、知道。当时他爷爷随着远征军打到了缅甸,后来就留在了缅甸。娶妻生子,再后来,有了他这个孙子。他现在有泰国和缅甸两个老婆。说是原来的老婆只生闺女,后来又娶了一个。他在黑河还有个姑姑,就住在中央街附近的一个机械厂旁边。又是一阵耳语,有老同志知道的确有这个厂子。老板说他前些年还回去过。他现在主要在境外开矿山,这边的店交给亲戚打理,不指望这个店挣钱。说到这儿,听出另外的意思啦:这个店人家没有当回事,也不指望挣钱,没有必要骗你们。
说完了家事再说生意。说起了玉石,我从小就在缅甸长大,对玉太了解了,是好是坏一打眼就知道.今天老乡来了,也和你们交个底,现在有些卖玉的真是太黑了,他就是一成的价卖给你都挣钱。说到兴起,告诉身边的工作人员,去把刚从缅甸带回来的老玉拿来,我告诉老乡怎么识别玉的好坏真假。还真拿来了,对着灯光甚至点了蜡烛。一通的演示讲解,反正,就是老乡来了高兴了,告诉你一些秘密。这一连串的诉说把他和你放到了一个战壕里,这个时候你还有多少怀疑呢?
当然啦,到了我这个店里,你们随便瞧啦。不喜欢就不要,如果你喜欢,你就请回去一件。大家记住了,是请,不是买。你买,我也不卖。你们也别看那柜台里的标价了,那些也是糊弄人的。我是生意人,不能赔本啦,谁要是想请,我就按成本价给你。这个\那个多少多少本钱.反正和柜台里的标价比较,那便宜的太多了."我和你们说清楚,这些玉只是给老乡的,只能自己用,不能送人。你们把联系地址给我留下,我明年就回去,到时候你要是把东西送人了,我肯定不高兴啦"。
事情进行到这儿了,可以想象后面的结果。大都数人都主动掏钱买了东西。就连我平时只拍照片不买东西的人也花了几百元。
这里有几个问题,一个是中午吃饭的问题。虽然老板说了,但肯定不会吃,因为到成都还有400来公里的路程,还不到中午,不可能为了吃饭耽搁行程。旅行社(司机、导游)也不会同意。而且那老板说完就走了,你
上哪去找他啊。再就是他为什么对你家乡的情况那么了解。这事和导游有关。她早就把带的团队的情况告诉了店家,让他们有比较充裕的时间进行准备。特别是同一个系统、地域的人更便于忽悠。如果都是散客,可能想法都不一致。
话从两面说。当时店里卖的主要是玉手镯和小挂件。那时的手镯要1000元。那次买的东西现在有的同事还带着,质量也不错。但那时的价格现在连半个也买不到了。有的时候,看似吃亏,也可能后来看,就变成福啦。
这一团人还在峨眉山被当地导游忽悠烧了一柱高香,190元。其实大家心理明白,也不想烧,但导游凭着三寸不烂之舌一个劲的游说,什么老人、孩子、爱情、健康、上学、工作、升迁等一大堆理由,特别是说这里是中国佛教圣地,你们有福气,方丈正在做法事,给什么什么开光.现在烧香很灵啊。你这一辈子能来几回,现在百十元钱算啥呀。这一通忽悠,让你在佛门之内不好意思拒绝了。
在乐山大佛附近,队伍又一次进了购物点。又有老乡出现了。但这次带给大家的不是亲切和兴奋,有的只是厌恶和反感。东西也不看了,一行人扬长而去。
当时还没有数码相机,但用胶片在九寨、乐山等地拍了一些片子。现在也不知道都放在什么地方了,有时间找一下贴上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