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意象的艺术:汉字符号学》课程内容简介(上)
(2017-03-07 07:07:31)绪章 导学 
本章解释本课程主题内容的三个关键词:意象、汉字、符号学。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教学指南,包括教学目标、适用对象。
第一节:题解与本课主题
意象:语图融合的符号,中国文化的核心问题;汉字:典型的意象符号;符号学:关于意象性的理论系统。
第二节:本课教学指南
教学目标:掌握符号学理论、文化语法及其应用能力。适用对象:各人文学科。
第一章 几个符号学基本概念
本章带有导论性质,介绍了贯穿全课的几个基本概念。
“意象”的符号学定义,符号的定义和意指结构要素,符号的两对基本范畴:中性和极性、实体和形式。
 
第一节 中国诗词如何表达“愁”?
本节从符号学角度定义意象:一种语图融合的符号现象。
第二节 
有某种言此意彼性,都叫做符号。包括能指、所指和构意。
第三节 
极性:二元对立关系。中性:极性的消除。
第四节 我们为什么难以看到真正的陶符?
实体:符号形式的外部主体或客体要素。
形式:独立于实体的自足或自洽的符号结构。
 
二至五章:本课主干内容的第一板块。
主要围绕“汉字的能指方式”展开讨论。其中第二章《符号的能指方式》,介绍符号能指的一般理论。三章介绍汉字能指方式的形体层面。四章介绍汉字独体字的内涵字法。第五章介绍汉字合体字的关联字法。
第二章
符号的能指方式 
第二章重点讨论了符号能指的定义、能指的分类、图像能指的构成及其空间语法、实物符号能指的摆放语法和语言能指的任意性和分节、关联语法。最后讨论了能指的物质边界——符号框的问题,以画框和文字分节框为主。
 
第一节 
能指是符号的表达面,是符号的外部感知形式。
第二节 符号有哪些高级和低级的感知方式?
能指的高级感知类型是听觉的语言和视觉的图像,以及二者的中间状态:文字。
第三节 图画的表达面包含了哪些要素?
图像符号的能指包括其实体媒介和空间形式结构。实体要素包括媒介、色彩等,形式要素包括线条、构图等空间组织法则。
第四节 
与语言能指相比,图像符号能指的实体要素与形式要素更为密切关联。我们叫做理据性能指。
第五节 
图像的空间法则重要包括“非结构、不分节、同时、互补、图底 ”五个要素。
第六节 
任何一个符号学眼光中的实物,都是一个符号,我们叫做物语。物语也是视觉感知性的能指,是图像符号的一个分支。
第七节 词典中的读音和实际发音一样吗?
本节重点讨论语言能指纵的实体表达面,质料和形式关系的任意性问题。
第八节 
本节从能指横的形式层面讨论语言语法,重点包括两个概念:分节和关联。
第九节 这些植物是怎样成为图像的? 
本节讨论符号能指的物质性边界——符号框的问题。包括画框、分镜头框、博物架等。
第十节 
本节讨论时间性能指的符号框:分节框。
第三章 
第三章将汉字的形体区分为字形和载体两个方面(1节)。接着讨论了物质载体与字形的理据关系(2节)以及毛笔的理据工具性质(3节)。最后讨论了汉字的字形层面的线条和笔画关系(4节),以及二者的跨类和类文字性(5节)。
 
第一节 
汉字能指实体表达面在文字学中叫“形体”,包括物质载体(实体)和字形(形式)。
第二节 物质载体如何影响字的形体?
本节通过笔墨、笔触、笔迹,讨论汉字物质载体与结构形式之间的理据性关系。
第三节 为什么说毛笔是技能性工具?
技能性毛笔是重表现,更强调实体要素对形式的影响,二者理据性强。
第四节 
站在汉字字形角度考察实体与形式的关系方式,可分为理据性纹线和任意性笔画。
第五节 什么是类文字?
文字与图画、纹理与线条、线条与笔画之间边界消失的符号,叫类文字。
第四章 汉字独体字的内涵字法 
本章讨论汉字独体字的内涵字法。包括汉字构形单位的区分(1节),象形字内涵字法的图像语法性质(2节)和语言语法性质(3节)。
 
第一节 什么是汉字的模件?
充当能指构形单位的汉字叫字符。主要分为:形符、义符、意符。
第二节 甲骨文“鹰”是图像语法还是语言语法?
本节考察象形字的图像语法性质:不分节、非关联、同时、互补、图底。
第三节 这两个甲骨文字是“人和鹿”还是“大鹿”?
本节讲象形字内涵义符字法。主要包括借形、借音、转义、记号化四种方式。
第五章 汉字合体字的关联字法 
本章在介绍合体字的语言语法特征(1节)基础上,分别介绍了会意字的组合字法(2节)和形声字的复合语法(3节)及其构成方式(4节)。并进一步说明了关联语法单位的模件(5节)及其非标准化特征(6节)。
 
第一节  
汉字内部可分析出两个独立的构字意符,便具有了语言语法的特征:1分节性;2关联性。
第二节 会意字中包含蒙太奇镜头?
我们把会意字的偶值性关联法则叫做意符的组合性语法。语言学中叫做“意合”法。
第三节 汉字形声字是缩微的语图结构?
异质符号(图文)之间的关联法则叫做复合语法。相对于会意字,形声字是复合语法。
第四节 形声字是如何构成语图结构的?
包括形旁注声旁(图补文)和声旁注形旁(文补图)两种方式。
第五节 什么是组合式创新?
现成单位充当新的结构中的预制构件,即模件。现成意符做了新的能指的预制构件,便叫做意符模件,如构成合体字的字符。
第六节 模件化是标准化吗?
模件是非标准化单位,它是理据性载体,具有灵活变化性。
六至八章:本课程主干内容的第二板块。
内容主要围绕“汉字的构意方式”展开。第六章介绍符号学关于构意的一般理论。第七章讨论汉字的构意方式:象喻。第八章讨论汉字构意方式的文化动机。
 
第六章 符号的构意方式 
本章介绍了什么是符号学的构意(1节),构意的基本方式(2节)以及不同意指方式之间的转移和借鉴(3节)。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内涵象喻(4节)和复合象喻(5节)。
 
第一节  
符号的能指具有双重指涉性:一是指向符号内容,一是指向构造内容的方式。前者叫做所指,后者叫做构意。
第二节 “苹果”有多少表达方式?
构意的两种基本方式:能指和所指结合的任意规约性和内在理据性。
第三节 “出位之思”即跨符号创意?
“出位之思”即意指方式(能指方式、构意方式、所指方式的总称)的转移。
第四节 为什么我们不知道《咏鹅》中有几只鹅?
象喻:包括图像性象喻和语言性象喻,内涵象喻和复合象喻。
第五节 简约设计的精髓是什么?
复合象喻是发生在符号外部的意指方式转移。
第七章 汉字的构意方式 
本章重点讨论汉字的构意方式:象喻。首先区分了汉字的内涵象喻和关联象喻(1节),讨论了内涵象喻的主要特点(2节)、再区分为语言象喻和图像象喻(3节)以及与语言比喻的区别(4节)。最后讨论了形声字中的复合象喻(5节)及其基本构成成分:成像文本和成言图像(6节)。
 
第一节11分 为什么说汉字是象喻文字?
本节主要区分了汉字的内涵象喻和关联象喻(又再分为组合与复合象喻)。
第二节 汉字象形字是中国写意美学的源头?
本节主要讨论象形字的内涵性象喻:简约、类比、动机选择。
第三节 古埃及象形字更接近图画?
本节主要区分汉字意符中像似主导的图像象喻和类比相似主导的语言象喻。
第四节 “床腿”的“腿”不是比喻?
比喻在于概念的装饰性和修辞性,象喻强调可视化认知和自然理据性。
第五节 传统意象理论可以解释形声字?
形声字的复合象喻:象以言著(加注声旁);意以象尽(加注形旁)。
第八章 汉字构意方式中的文化动机
本章讨论构意的文化动机:为什么使用象喻?或象喻体现了什么样的文化动机?重点从身体本位(1节)、修辞理性(2节)、观的思维方式(3节)、汉字的文化功能(4、5节)四个方面来讨论汉字构意中的文化动机。
 
第一节 养生和健身孰优孰劣?
象喻汉字中的身体本位性:推身及思、推己及人、推己及物。
第二节 “家”中有猪是文化选择吗?
汉字象喻中的修辞理性:以图像的方式处理语言,以语言的方式处理图像。
第三节 为什么说汉字是双脑文字?
本节讨论“观”的思维:以可见表不可见,以具象表抽象,以实象表虚无。
第四节 
汉字以不可说的方式呈现和表达可说的汉语,这种无声性包括:理据原则和谐音原则。
第五节
 
在面对图像时,汉字又常常以有声语言的身份,替代和补充图像。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