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让自己窃窃自喜的小伎俩,小聪明很多后来都发现其实不过尔尔,自己想到的很多人都想得到。
只是想不到的是,这些以为只自己能想到,其实大家都能想得到的主意,最后大都是无用的,至少与自己当初的想象相去甚远。
直到现在,当在公共场所洗手间看到墙上贴着的各种“定位精准”的代驾,肛肠医院的小广告,我都会想起当初“克泻灵”胶囊推广的情形。同时也在想,怎么到了今天还会有这种没什么效果的操作。
当然,没试过怎知道没有用呢?当年的我们不是也信心满满,以为这种“精准投放”的广告可以立竿见影。
只是现在公共卫生间墙上的广告大都是经过场地主人同意,并且需要付费,或以什么服务作为交换的,这与我们当年偷偷摸摸张贴,随时担心被发现的情形有所不同。
这是一个矛盾的心态,既担心广告不被看见,没有效果,又不想被场地的主人过早发现,被愤愤撕下来而做了无用功。
不只是无用功,被当场发现还会面临麻烦,至少对我们这些平常作书生样的人来说是有些颜面扫地的。只是,利益驱动,我们又怎能轻易善罢甘休。
作为这个行动最积极的推动者,我当然是身先士卒,什么时候都随身携带着一沓32开的不干胶贴纸,准备随时投入战场。之所以这么积极,一是因为我主观上十分认定这是最廉价的能够吹糠见米的手段,另外一个因素是这不干胶宣传物料是我设计的,有一种莫名的兴奋。再说印刷了这么多,不用不就浪费了吗?因为我的异想天开而浪费也是不光彩的。
那段时间可以说是全公司动员,无论员工还是管理人员,不管年龄大小,不分男生女生,为了企业发展,通通有义务参与。
大家投入了很大的热情,都希望有满意的结果。
我不知道这个行动究竟有没有起到宣传作用,有多少人是因为在公共场所卫生间的墙上看到了我们的不干胶而知道了克泻灵这个产品,或者转化成了具体的消费。但我知道一定是有人看到的,并留意了我们,只不过他们并没成为我们的消费者,而是动员我们花钱的人。
李师傅电话里提到的人,电视台的小李就是来动员我们花钱的。
早安,四月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