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有时候还真的并非个人自己的事,整个社会,整个环境,整个时代已经帮你想好了。作为个体,只需要(只能够?)跟着潮流前行,顺势而为。
不是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是想法多少都会被环境侵蚀,不自觉去迎合、顺应、拥抱时代,不管它是否适合自己。
应聘供销科职位,我的决定来得十分迅速。没怎么思考,严格说也不是没有思考,是大环境帮我想好了,潜意识里早已经有了转向做经营工作的念头,需要的只是一个时机,一个唤醒潜意识的时机。
没想到时机就这样毫无征兆地出现了。没和别人商量,包括父母和女友,没想得到他们的支持,相反,还有些担心他们知道后会拖后腿。女友不好说,父母是一定会忧心忡忡。生米煮成熟饭,既成事实了,他们也就无话可说了。
当时的大环境就是几乎所有人都想着做生意发财。进到供销科,似乎便成了一个普通人走向发财之路的起点和捷径。因此供销科成了厂里最炙手可热的部门,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生活在现实中的我,自然也脱不了俗。尽管知道自己并不擅长做生意,脸皮薄觉得讨价还价很难为情,但是发财的想法还是有的。之前无论是给省领导写信要干一番事业,还是尝试音像店生意,归根结底很大程度上也有赚钱想法的。现在机会来了,这分明是天意的安排,错过了可能会后悔(讽刺的是,到现在却是不能确定这个二选一的题目,究竟哪一个选项更让人后悔)。
尽管天性胆怯,但考虑到大环境和我还算比较活跃的思想,报名应聘应该是必然的,哪怕要为此付出辞去副主任头衔的代价。
我对被选中有强烈的预感,这种预感是上天加持的,不容置疑。但凡出现了这种预感,几乎没有例外的都最终达成了愿望。直至今日,我依然相信只要有了这种预感,就意味着一件事离成功只是时间问题了。不幸的是,不是所有的愿望都能迎来这样的预感,很多至关重要,足以决定命运的事,虽有不懈努力,却是迟迟没能出现想要的强烈又明确的预感。
经验证明,那些没能产生预感,或预感没那么强烈的事,最终留下的大多是遗憾,甚至是痛苦。
我是决定了要和命运小赌一把了,我以为这是我的机遇,更是我的使命。
或许这是一个冲动的选择,但一定不是一个盲目的选择。有一点我是明白的,可以不太领会父母的意见,但一定得尊重女友的看法。不过,几年相处,我自觉对她还是有了比较深的了解,坚信她会支持我的决定,尽管没事前征求她意见。
我知道泳倒是不一定认为我去供销部门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但她一定会支持我改变自己的想法。事实上,这些年我的每一次自我改变,无论仅仅是想法,还是有了尝试,只要是我有了决定,她都是十分支持的,有时候还主动推动。
比如,一年多前我五一节的那趟无疾而终的广东之行。
早安,七月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