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进步只是水到渠成,自身努力所起的作用并不明显。
机缘巧合让很多看起来的不可能变成了眼前的现实。这是时势推动的结果,与努力和能力似乎没太大关系。
在针剂车间工作的几年正是我们这个国有企业从最巅峰状态逐渐走向衰落的时期。作为这个过程的亲历者,见证者,甚至是推动者,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释怀。以我当时所处的环境和地位,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知道为什么一个进厂时还感觉蒸蒸日上的企业会这么快陨落。有人说是因为迟迟没产生效益的发酵车间的投资拖垮了企业,有人说是大量的内耗、腐败和效率低下原因,也有人说是决策失误,经营失控和管理混乱的结果。我想,每种说法都对,却也不完全正确,衰落并非某个单一原因,也绝非我们一个企业的个别现象,当时几乎所有的国有企业都面临着困境。我们只是稍快一点,是跑了一百步的那一个。
后来,当我调到车间对面行政办公楼二楼工作,有机会更近距离接近管理中枢的时候,对整个企业的运行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对我们这样的国有企业有了更深的认识,不只是得天独厚优势的部分,也见识了它的致命弱点。只是,所有人都看到了它的衰退,但任何个体,无论是厂长还是普通职工,的力量都如同螳臂当车,丝毫阻挡不了大厦的倾覆。
不过,企业的下坡路并没影响个体的成长。车间工作的第四还是第五个年头,形势的推动下,我有了工作后的第一个进步,在一波全厂范围的任命中,包括我和一并分配进厂的隔壁车间的同学一起升了官,当上了虚名胜过实际作用的车间副主任。扪心自问,对我的任命大多是形势所趋,不知道算不算得上名至实归。
不管是不是名至实归,不管是否有真实的权力,这小小的进步还是让我体会到了荣誉的快感,给了我当时最年轻中层干部的谈资。
可是,小小的进步还没过足瘾,一个重大考验就来到了面前,我不得不面临一个选择,一个决定未来人生走向的选择。
早安,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