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确实是不需要什么学问的,哪怕是第一次一点经验没有,也都知道该怎么做。就像行驶到桥头的小船,几乎都能顺利通过。
谈恋爱就是这种无师自通的事。
或许有一千种相遇的场景,追求的路千差万别,结局也各有不同。但是,恋爱的过程却几乎所有人都是相似的,这也算是殊途同归吧。
和泳走到一起之前,我是没有与女生单独相处的任何经历,更谈不上有什么技巧。所有恋爱的认知都来源于作品或对身边同学十分肤浅的观察。不过,空白的经历似乎并未给我带来太大的困惑。不娴熟,倒也没有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至少比追逐的过程从容许多。似乎是一直睡在身体中的与生俱来的本领,只待某个时刻被激活。
能力是天生的,但技巧还是有所区别。而技巧或许正是决定恋爱最终结局的重要因素。
从那个校庆的早晨开始,我和泳正式打开了她说的那本书,开始了属于我们自己的篇章。
周三,单位的休息日,我如约去了她念书的大学,在她的寝室送了我给她的第一份礼物——一本生物学方面的科普读物。这个我第一次送给一个女生的礼物是我一天前下班后在外文书店花了很长时间挑选的。到现在我都不知道为什么没有选择一本爱情小说或雪莱的十四行诗这样的浪漫礼物,单单要挑选一本这样的书,或许是我想让她多了解一些一个文科生平常不太接触的世界吧,又或是潜意识里对某些生理预期的暗示?
那一天我中午刚过就到了学校,因为上课时间,没法见到她,我只得在她寝室外不远的小道旁找了个石凳坐等。整个下午,我的眼睛几乎都没离开过通往她寝室大楼的那个道口,盼着她的突然出现。与此同时,我还得必须小心翼翼,随时要当心被同样住在她那栋宿舍楼的妹妹发现。除非家里人介绍的,谁也不会第一时间就像家人坦白恋情,这算是一个大家遵守的恋爱规则吧。
虽说没那么手足无措,当跟着她走进五楼寝室门的时候,我的脸上还是一种辣辣的感觉。事实上,还没进这栋全部是女生宿舍的大楼一楼大门前,我就开始有些难为情了。一个看起来已经不是学生了男人,走在进进出出的女生中间,难为情并不难为情。
泳看起来倒是显得十分自然,一点没感觉有什么异样,她领着我进了寝室,算是让我认了个门。寝室里只两三个同学,泳和他们随便打了个招呼,也没介绍我。同学好奇地打量着我,让我更加不好意思起来。
“送你一本书。”我轻声对泳说,顺手从背包里拿出那本书你给了她,“昨天在书店看到,感觉不错。”
泳伸手接过书,看了看书名,迅速塞进了她上铺的枕头底下,回头柔声说:“我们吃饭去吧。”
同样第一次与异性相处,刚过十八岁的泳表现出的沉着让我这个工作了快两年的人自叹弗如。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我们已经是交往了很久一样。
“好!”我脆声应道,难为情也随之消失。
早安,四月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