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阶段有不同向往。
向往,可能算不上理想,只是希望拥有一些别样的体验,全新的技能,更好的状态。因此,向往总是源源不断。
和很多成就者从小就有十分明确的理想,并且可以为实现理想长时间拼尽全力不一样,我对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一直都没有一个比较固定的思考。
不是从来不想,而是朝三暮四。原因在于总觉得看不到自己脚下的路会通往何处,不确定路的尽头是怎样的风景。有时也会信誓旦旦满怀期望,却又容易心生怀疑,自我否定。即便没有彻底否定,也会心生异象,分散精力。
总体来说就是一个有向往却做不到持续努力的人,一个有想法却没远见的人。
我喜欢很短时间内就达到既定目标,为此可以调动所有资源,毫无保留地付出。在回归车间后,为了以最快速度掌握工艺,全方位了解各个环节的关键控制点,我花了很多心思,不仅是做实验,更是深入班组认真学习,甚至千方百计通过私人关系向别的企业的朋友咨询。我曾写信给分配到重庆一家药厂做技术员的校友,我的好友小温。寻求得到他的帮助,希望他能给我提供某个品种他们的工艺,因为我们的质量不稳定。小温虽自己不在针剂车间,但很快找同事弄来了详细工艺说明回信告诉了我。
对针剂车间,我是觉得已经掌握了所有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的要领,同事相处也进步了很多,和初进车间时明显感到的隔阂相比,现在的人际关系已是天壤之别,尽管还做不到和所有人都其乐融融的亲密无间,但已是几乎没有敌意了,至少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接纳,不像最初时候普遍认为技术员是占用资源,不做实事的花架子。我认为自己业已达到了希望达到且能够达到的高度。我很享受这种状态,再没必要如饥似渴。
尽管十分享受在车间无忧无虑的状态,内心却并不满足这种看似轻松的的状态。我明白不可能一辈子都停在原地,不可能一辈子都能拥有此时的感觉。
可是,却看不到未来,看不到这条路的尽头,或者说已是到了尽头。
我享受,但却不甘于就这样定义我的人生。即便再进一步,做了主任,又能如何?别说不是我的愿望,即便有这个想法,以我的资历,我在这个水深如同马里亚纳海沟的老国有企业的根基和人脉,二十年内都绝无可能。
想不到更好的出路,我唯一能想到的只是考研了。只是,以我没有耐心的性格,我的专业基础,考研谈何容易,无疑更是一条荆棘密布的艰辛的路,半途而废几乎是必然的。
明知道困难重重,我还是决定试一试。这是为了改变现状的奋不顾身,虽然自始至终我甚至连报考什么专业都没想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开始大量采购复习资料,考试指南,以巨大的热情加入到备考大军之中。
事实证明,热情在解决一个并非迫在眉睫问题的时候是如此不堪一击。
午安,二月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