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是人类的天性。有的人靠眼睛,有的人靠耳朵,有的人用大脑。
新到一个城市,无论哪种方式到达,首先映入眼帘的,一定是那些有别于自己常住或曾经去过的其他地方的东西。新鲜才会让人兴奋。
我是一个敏感的人,能够比较轻易发现事物间细小的差别。这一点我十分确定。不只是因为天生的好奇心,可能更多的是从小喜欢东张西望,后天渐渐获得的一种条件反射,喜欢摄影后,更增加了这种敏感度。
看到一个场景,我眼睛里常常会同时出现两幅甚至多幅画面,不同地方的对照,或是同一个地方不同时期,不同季节的对比。相同的,相似的,不一样的。
从出站口到公交车站的那段距离,是我对这个城市初步而直接的认识。我看到了与去过的大多数站前广场相似的地方,凌乱、嘈杂、忙碌、人车合流以及夹杂其间的拉客住宿包车的人吆喝声。这样相似的东西在这里明显比我有限的经历中见过的更浓郁。
只是,我眼睛里的除了这些似曾相识外,更深刻的还是那些让我感到新鲜的景象。它不仅是某个静止的东西,不仅是另一种文化体现在形态上的差异,而是从眼睛传到大脑的一些场景,动态的生活场景。这是开放的前沿地方才有的景象,是城市的节奏与活力,尽管感觉有些刺眼,甚至很凌乱,但在我眼里俨然已是一种美,这是古老民族拥抱现代文明的努力迸发出的美丽。
放眼望去到处都是脚手架和的塔吊,满街都是载着大箱货物的摩托车,两轮,三轮摩托在广场外的马路上穿梭。喇叭声此起彼伏,像交响乐进入了高潮迭起的第四乐章。
车上的人几乎清一色短裤拖鞋,上身或是背心,或是T恤,黝黑的看不出表情的脸上一双填满希望和欲望的眼睛炯炯有神。
这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忙碌,我的眼前出现的两幅截然不同的场景,一个是我熟悉的闲逸,一个是让我震撼的喧嚣,我想,这或许就是经历腾飞的引擎吧。
空气中隐隐飘着一股烧鹅的气流,我突然饥肠辘辘,不得不收起眼前的画板。
“快,我们上这个车。”师姐大声说道,一下蹿到了我的前面。
早安,二月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