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跨界 |

同样的决定,成功了叫果断,失败了叫莽撞。所谓敢为天下先,可能更多是指有勇气接受不成功的后果。
武碧月的成功,一是因为时事造人,在环境最有利的时间选对了努力的方向,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她的勇敢,她的与生俱来的自信。她的字典里从来就不会有不如愿的结局。因此,在很多别人拿不准,畏手畏脚的事情上她往往能够勇敢出手,占得先机。
不是武碧月没有因莽撞而出过麻烦,而是她不认为麻烦是麻烦,因为大多数麻烦都在死缠烂打中被消除或稀释。
“小吴,你现在知道了这个项目的大体来龙去脉了。还有一些重要的细节需要你时刻保持清晰,否则你就有可能还是一头雾水。”肖岩接着说,“你知道现在这个项目涉及到几方?也就是有哪些角色与这个项目关联?”
“这个我知道,三方啊。我们,医院和托管公司。”小吴不假思索就脱口而出。
“三方不止,还有一个关键的角色,这个角色才让武总对项目这么重视。”肖岩补充道。
“还有?是哪个?”
“融资公司!”
“哦,对对对,还有融资公司。平常没联系,一下没想起。”
“这四方是实际存在的与项目相关的单位。但医院不管这么多,他们只认为,至少目前只认为这个项目是医院与我们两方的事。其他角色与他们无关。你能理解这个吗?”
“你说明白一点。”
“这样说吧,以我们的立场和设想,这台磁共振是不是我们卖给医院的?”
“是啊。”
“但现实的情况是,医院并没有能力买,也没有条件运营,他们没有会操作这台设备的专业人员。不过,大型设备可以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这个道理他们是十分清晰的,所以这台磁共振在医院安装他们是乐见其成的。只是,他们要的不是购买,而是通过没有风险,或风险极小的投放方式来实现。这是不是就和我们的想法不一致?”
“确实是。他们医院这么偏,没几个病人,投放这么大设备,哪个愿意做这种明显亏本的事嘛?”
“这就是说双方各自的想法一开始就是有差别的,都想着自己的好事。”
“那不是最后要扯皮啊。”
“我们不管最后会不会扯皮。现在要解决的是你如何在各怀心腹事的情况下顺利让项目推进的问题。”
“对对对。”
“武总在这件事上是有先见之明的,也是占得先机的。在与医院签订了投放协议以后又设法说服了对方,与他们签了个购买和融资合同。”
“两个合同各自承认一个,为什么说对我们有利呢?”
“这就是武总的高明之处了。你想想,公立医院在很早前就不允许出租科室,也不允许设备投放了。所以如果最后要扯皮,要打官司,那份投放协议是不是就很可能会被认定无效?这时销售合同不就变成了唯一有效的合法合同了?”
“这样啊,是有点厉害呢。”
“不过这是后话,还不到戳破的时候,现在的工作是要在各自立场心照不宣的情况下推进工作。正因如此才会有一些难度。这样说你理解了吧?”
“大体知道了,不过能不能把具体怎么做再说清晰点啊。”小吴看起来还是有些晕。
“哈哈,不急,我会说到具体怎么做的。不过关键是你要随时听武总怎么安排。我刚才说这么多是为了便于你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肖岩笑着说。
不只是小吴觉得,大多数人都被武碧月的这个设计搞得云里雾里。和开发区医院项目一样,武碧月要的就是这个让大家都不容易理解的效果。这时她擅长的屡试不爽的杀手锏……
早安,二月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