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经济所高高低低起起伏伏

(2022-07-18 11:41:38)

张学友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的短片中送祝福,提到了“香港这25年经历了很多,高高低低,起起伏伏……, 香港加油张学友的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总结到位,但也引来不少争议。

同样,十院经济所这25年也是经历了高高低低起起伏伏,我这期间是从接替退休的罗曾暄担任经济所所长开始的,与同事一起融进这改革开放强劲发展的大潮中。

1993年国务院进行第三次机构改革,原有的部门86个减少到59个,人员减少20%。国务院不再设置部委归口管理的国家局,我也离开了将要撤销的机械部通用零部件局,近10年的北京借调服务工作到此结束。

1998年朱镕基刚上任,又一次进行机构改革,将政府3.3万人精简1.6万多人,撤除国务院部委15个。十院也目睹上级机关----机械工业部的消失。

虽然后来2000年十院进入中国农机院系统,但是失掉了原来计划经济模式的隶属管理意义,注定面对这场不可避免的告别真正走上政企分开自我发展的路子。

工程设计市场的放开,行业行政保护的弱化,加上投资管理的放权,使得机械工厂设计任务大为减少,逼得十院不得不分流工艺和装备设计工程师,重心转移到狂飙突进的房地产行业上来。民用建筑设计业务迈向了“黄金时代”,十院的设计队伍随之增加到了5个,还在深圳上海珠海合肥郑州西安乌鲁木齐等外地设置分院。

工程经济在设计单位是小专业,一直是从属地位,业务量不是很多,工资收入有天花板。要谈发展,面临当时的市场形势,业务转型至对外闯荡市场或是对内配套设计?处在十字路口的时刻,十院选择了后者。

后来发现,大多设计院的经济专业走的也是这条路,常年设置工程经济二级机构,成为设计环节的一节链条,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另外一条路,完全展现另一番风景。50万元注册起点的造价公司一夜间冒出许多,可以独立从事工程造价咨询业务。经过头几年的市场打拼和摸索,大多公司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增20%的跨越式发展中站稳脚跟,日子滋润,成功获得感十足。

为了做大做强和统一管理,十院进行机构改革,调整的原则是消灭20人以下的小所,组建多个50人以上的分院。经济所、工艺所、环保所虽保留建制,但是都降格为专业组,再并入一个建筑公用专业组建成第四设计分院。经过三年运行,这种繁杂多头的管理弊病显现出来,矛盾再也按不住了。建筑公用组率先出走,继而环保组揭竿而起,这时经济组似乎又走错了路,员工被打散成三三两两插入各个分院,拳头捏不起来,无力独立对外承接造价业务,那些工程决算审核、全过程造价咨询等高收入项目也就无从谈起。从那时起,十院的分院基本全是综合性质,只保留一个市政专业分院经济”再也不叫不起来了。

十院虽是国有身份,运行机制不是“国家队”而是“游击队”。根据市场采用综合设计分院的体制,规划建筑结构水暖动电造价一条龙配全,兵分多路出击市场各显其能。一时间,这些分院体现出专业配套齐全、沟通协作良好的优势,出图效率很高,用户服务满意,出方案谈合同画图纸概预算配施工催收款全流程贯穿首尾,设计收入除了上缴30%管理费外全留集体,荷包自然鼓胀,深受工程师们欢迎。十院来到了第二个“黄金十年”(第一个是七五八五时期的轴承工厂技改设计热潮),2014工程总承包和设计总收入从2000年的1000多万猛增4.08亿元,效益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事情每每具有两面性,人员分散配置的确可以应付短平快工作,但遇到工程造价项目大活急活,又要重新组织各分院的经济同事一同突击,协调难度很大,成果质量和产值分配不免出现矛盾。更加不妙的事情是,有的分院不留经济人员,概预算工作干脆放弃,看不上那10%的收费增加。使得全院原来16个经济人员逐渐缩减到个位数,单位的造价资质还得外借造价师凑数。到了2012年,管理层终于意识到了经济专业振兴的必要,在北京总部设立小十人的经济所,冀希恢复元气。但受限规模太小,大型造价业务还要外包,呈现空心化单一化,过着紧紧巴巴的日子。

经济专业人员的问题,同样也在设计分院显现,画图设计人员数量和素质不足,某些专业的设计、校对、审核三大贯标人员也不齐,遇到大型项目实力不济。至于设计行业出现的新兴技术或项目,比如BIMPPP、一带一路、咨询全过程等等,既无精力技术进步,也无能力添加业务。

宏观经济周期有起有伏,众多中小企业的效益就会高接低挡。过度依赖房地产,院近八九随着其投资的失速被搞得萎靡不振,工资收入也涨不了了。

今后国家的投资基本面转向调整,“新基建”规模庞大,制造业快速增长,助推两者扛起稳大盘的旗帜,请问我们下一步能否涉足分他一瓢

虽然我们昂首奋斗过,低头努力过,与时俱进实现了小康。抬头一看,兄弟院所还在我们前面!十院仍是小弟。

我在想,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既是自由开放的,又是政府调控的,设计院不但配好老板的设计室,还要争当国家队。

我在想,一叶扁舟抵御不了海浪,傍大款进集团“面包会有的”。

十院加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俺说回门宴
后一篇:炒股心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