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是评标老专家

(2022-03-30 16:35:28)

2000年国家出台《招标投标法》,洛阳市建委在其凯旋路的两层办公楼里建立起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开启了由评标专家参与的工程招标投标工作。招标方式逐渐从邀标转为公开招标,交易活动已由无形转为有形,招投标管理体系基本形成。

工程招投标工作由市建委和市计委两家主管,重大建设项目归计委管,其余的中小型工程项目归建委。记得当时的市建委招标办薛主任物色圈定了30多人的来自院校、设计院和大厂矿的专家队伍,我以工程注册造价师的条件被推荐而选中序号排名12,成为洛阳市第一批评标专家2000年前后开展招投标的项目还不多,到场评标的专家由招标办电话通知,熟面孔专家居多招标办的官员如赵灵谦李永刚当监督,评标气氛既严肃也轻松。

评标办法是招标办根据执行情况逐渐完善的,最早只设报价、三大材料、质量工期,评分因素简单,实操中又增加技术和综合两个部分,后来省建设厅发文统一了规则。招投标有立法,工程建设程序加入招投标环节,细则条例都有了操作性,极大地推动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的开展。但在评标办法的完善过程中囤积了一些问题,明招暗定、设立“暗标底”、评分因素量体裁衣,关系分人情分时有发生,流于形式的也不少。

2014年新版的政府采购法颁布,各地成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洛阳市的交易中心也从建设大厦搬到会展中心的四楼五楼里,面积扩大不少,评标室开设近十间,电子无纸化的招投标及评标开始实行。各地市专家统一合并到省级综合评标专家库中,形成工程综合和政府采购两大评标专家系统,专家可在全省范围内异地参加评标。

随着建筑面积8万平米的洛阳市市民之家大厦的完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2018年又迁到其六楼七楼,六楼用于开标,七楼全部用作评标,房间足有20多个。其它城市如平顶山、焦作市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更是气派,连专家休息室预留好几间哩。各县也设立资源交易中心,可谓迎来了招投标全面开花的时代!

招投标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细化,程序不断规范,管理手段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凡是涉及财政资金或国有成分的工程、货物和服务项目按规定全部进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据统计85%的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5%的设备材料采购、100%的水利限额以上的施工实行招投标,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大量人财物力,投资效率提高,腐败遏制显著。虽说招标的金额有下限规定,但某些单位无论是误解或是担心承担责任,几万元的工程项目或者几千元的采购也走程序,使得大大小小的招投标数量爆增应接不暇,各地的交易中心门前车水马龙,室内人满为患,整个大厦常常只有评标室通宵达旦。

就这样,招投标发展成为一个大行业,从业人员也新增一个招标代理师的行当。2020年全国招标代理机构9106家,从业人员62万人,代理收入264亿元,人均4.25万元。河南省有招标代理机构520家,按比例估计洛阳的招标代理机构50多家,加上外地来洛阳从事代理的,数量应在百家以上,员工规模按一家12估算总人数要超过1200人。从从业人数来看,招标代理规模要比我院归属的全国轴承行业(30万人)大一倍耶。

201710月我参加市综合库评标专家培训考试,见到专家名单足有800多人。不由得想起,评标专家如此多,可见招投标行业很是业务兴隆,加上政府采购库的,专家总数要在1500人以上。

评标专家除了综合库、财政库,有时还参加招标代理机构组织的场外招标活动,一时期专家被抽中的机会很多。有些专家竟以此为职业,常常出没于全省各地的评标现场,300公里以外的如商丘、濮阳、南阳等地方也愿意前往,坐火车往返辛苦一两天再所不辞。连我这个只跑焦作平顶山三门峡三个外地(其它地区我不去)的,加上本地的活动,2020年我一共评了106个项目,可见“业务”繁忙的程度,外快相当于平添了一份工资。

招投标市场的确是万花筒,折射出形形色色的人性。业主方、投标方、代理方暂且不提,仅是评标专家们表现出的三观人品就使我眼界大开: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们,有些人专业声望高,经验丰富,熟悉评标规则,评审态度端正,实事求是顾大局,评分公正认真,工作效率高,还能摆正责权利的关系,是优秀的评委。而有些人则在某些方面表现欠佳,扩展评标准则节外生枝的有之,过于较真从严审查遇到非实质性问题也废标的有之,拉个微信群提前抱团的有之,拖延一个时辰可以多弄一百大洋的有之,一天“坐台”多次赶场评标神不守舍的人有之,在评标同时高谈阔论每每点评书记市长的有之......

专家需求数量增加,来自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就不够了,一些施工企业和招标代理的员工,甚至30多岁没有职称的年轻人也混进专家队伍,这就降低了专业素质,职业道德就更没底线了。

这部分专家“胆大”,带着“任务”或着要“高价”的目的进入评标室,左挑鼻子右挑眼寻找投标书漏洞,看到一点瑕疵就以不合格理由作废标处理,直接参与评标“运作”。前几年这些专家真是疯狂呀,无利不起早,利用省市主管部门招投标管理完善过程中对评标规范的时紧时松,变着法儿制造废标。为提高投标质量杜绝弄虚作假,评标办法一度设置多道资格、形式、响应门槛,严格细致,“陷阱”防不胜防,仅资格审查项目就有十多条,给予评委相当大的“弄事儿”权。什么投标书中盖章签章不对啦、财务报表缺页且不清啦,注册会计师印章模糊还过期啦,社保凭证只汇款没回执啦,无行贿犯罪证明盖章有问题啦,业绩中标公示网站不对啦等等,只要发现即使很小的非实质性问题就是废标,专家就说了算,不怎么好更改。其它在场的专家抱着从众心理,连声附和着“废标,废标”,招标失败也在所不惜。记得由洛轴规划部訾部长主管的洛轴控股公司实验厂房招标,投资1600万元,一家考察印象较好的有实力的投标单位因投标书其中一页没盖章而被某专家废标,致使业主没有听过的一家企业中标,洛轴也当不成家儿,跟着大家一直懊恼丧气。

20多年的评标历程,我参与了招投标工作改革的跌宕起伏,多角度见证国家建设波澜壮阔的巨大发展,多方位扩大我的职业半径,多层次结识了向往美好生活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