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智慧来分辩两者的不同

(2007-03-30 23:26:56)
标签:

心理

影评

感想

励志

勇气

胸怀

智慧

分类: 阿辉在路上
    刚刚洗澡的时候,想到早几天转载到博客上影评的下面这句话:
   “他开始成为一个有缺陷的人,但他能够足够快乐的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被阴影控制着来进行自己那种需要完善而不承认自己任何缺陷的生活。”
    突然我灵光一现,联想到李开复曾多次强调过的一句话:
   “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用智慧来分辩两者的不同”。(原出处来自于圣经,李开复改得更工整了一些,看来圣经流行两千年是有道理的,智慧的话太多了,这几年我从中真是受益不少)
    这部电影主人公身上的问题是过于追求完美,对自己的缺点完全地不接受,其实根本上就是他未曾“用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如果他认识到他的某些家庭背景是不可改变的,如果他认清他过去曾经的一些处境是不可改变的,如果他知道——他会有缺点——这一点是永远不可改变的,他就会想到,既然无法改变,那就只能“接受不可改变的事”。当他接纳自己了,我相信,他同时也会变得更接纳别人,变得——“有胸怀”。
    林语堂曾教诲他的女儿说,“这个世界假使样样照逻辑发展,生活就没有趣味。人的心思不可理喻,有矛盾,所以可爱。人如果没有弱点,没有不可抗拒的情感,没有不可塑料的意欲,便没有文学。人容易犯错误,所以生命千态万状。如果我们都是理性的,则我们会沦为机械人。”(参见林语堂传摘录http://blog.sina.com.cn/u/5388f3bd010004vz)主人公如果也接受过这样的教诲,他就会明白人人都有不足之处,然后“用智慧来分辨”那“可以改变的”,用勇气去改变它——而非逃避它;对于那不可改变的,完全地接受它,一笑置之。
    我个人觉得不仅要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要在某些情况下有勇气向外界坦述自己的不可改变的事,尤其是在一个团队中,因为这更有利于团队成员的优势互补。想起一个师弟QQ上的个性留言——“Nobady is perfect, but a team could be."
    希望我能做得到!
 
心灵捕手分析式影评参见http://blog.sina.com.cn/u/5388f3bd010008yz
用智慧来分辩两者的不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