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华路上的“哥伦比亚圈”
标签:
老建筑上海新华路老房子邬达克 |
分类: 上海风情 |
新华路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条马路,夏天绿树成荫,马路两边有很多欧式建筑。经常有国宾车队走这条路,因此也被成为国道。由于曾在一路之隔的法华镇路念书,因此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今日得闲重走新华路,才发现自己原来从不曾真正地认识过新华路。如果你只知道新华路上有个上海影城,那就跟随着我的脚步一起去走入新华路吧!
http://s8/mw690/5388ad51gd80bdabc1a17&690
http://s16/mw690/5388ad51gd80bdde990ef&690
新华路始建于1925年,原名安和寺路,曾用名察哈尔路、法华路。1925年公共租界当局越界修筑哥伦比亚路(今番禺路)和安和寺路(今新华路)。1930年后,由邬达克设计,柴顺记营造厂施工,在此承包兴建了二层高级花园住宅29幢,式样有英国、美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等式,造型别致,风格迥异,绿树婆娑、环境幽静,被称为上海西郊“哥伦比亚圈”的精华部分。又因居民多为外国侨民,故有“外国弄堂”之称。如今,这些建筑就坐落在新华路211弄和329弄,两条弄堂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规整的马蹄形。
邬达克的名字再一次出现,引起了我的好奇,百度了一下才知道自己的孤陋寡闻。毫不夸张地说,邬达克之于上海就像高迪之于巴塞罗那,他为上海留下了65座风格各异的建筑,他设计了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百乐门舞厅等辉煌了半个世纪的海派建筑。他在上海的故居就在番禺路137号,有时间一定要去参观一下。
http://s3/mw690/5388ad51gd80be31224c2&690
走入曾经的“外国弄堂”,还能看到很多风格各异的两层楼别墅,当年这些建筑错落有致地分散而建。如今,在它们中间见缝插针地建造了一些老公房,与别墅共处。因此,我无法窥视很多别墅的全貌,只能看见高耸的烟囱和尖尖的屋顶。这些别墅有些成为各种机构的办公室,有些被几户人家分割成为民宅。偶然走过一幢西班牙风格的建筑,里面流淌出阵阵钢琴声,此情此景是如此美好。
http://s10/mw690/5388ad51g7c01316c2429&69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