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家上市银行5月11日降息情况统计

标签:
股票存款利率浮动区间降息5月11日1.3倍调整为1.5倍 |
分类: 投资(其它) |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5月1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1%;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2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完)
5月11日,16家上市银行官网均已披露了最新的存贷款利率情况。因为2013年7月22日央行已经放开贷款利率,所以各行基本披露的都是贷款基准利率,所以本文只统计存款利率的情况。
存款情况比较复杂,有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提前通知,保证金,另外还有公司存款等。这里主要讨论的是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储蓄存款(整存整取)。而且主要以央行公布的几个档次:活期,三个月,半年,一年,二年,三年。另外,五年期无基准利率,但各都公布了五年期利率)。
16家上市银行的具体利率如下表:
将上表中的每个格中的利率除以相应的基准利率,得出下表,表中数据为相对基准利率浮动的倍数。
图中,黄色为基准数据。
特点一:
国有五大行(除建设银行)以及招商银行各档次完全一致,上浮幅度处在较小的阵营中。总体感觉综合上浮程度在1.135倍以内。活期和三年期的甚至没有上浮。其中,建设银行浮动得稍微高一些,而偏离了齐刷刷的第一阵营。这一阵营因为权重足够大,所以也就稳住了无休止上浮的趋势。1.5倍在这里形同虚设了。这个也能很大程度反映出利率市场化的影响预期接近到头了。
特点二:股份制银行(除招商银行)为第二阵营,上浮幅度在1.243倍以内,其中三个月/半年/一年期以1.22倍为主。
特点三:城商行上浮较多,南京银行除了活期基本上浮到1.4倍,是上市银行中上浮最多的。宁波银行也上浮至1.3倍多些!
我们简单地用算术平均的方法对比这三次上浮的差异(当然了,要想更科学,需要考虑权重,这里就偷个懒大体算算):
2014年11月22日的上浮平均值为1.109
3月1日的上浮平均值为 1.128
5月11日的上浮平均值为1.146
3月1日那次多上浮了0.019,这次多上浮了约0.018。
总体上说,银行对自己的揽存能力还是相当有信心的。恶性竞争的不良局面没有明显显现。(当然了,从五大行和交行的齐刷刷的表现,里面还或许有无形之手在控制着;另外,本来预期本次就放开存款利率,但多加了个1.5倍)。如果这种情况能保持到下一次降息的话,那么央行就会比较容易选择放开浮动限制,真正地实现利率市场化的目标了!这样对于银行投资者而言,利率市场化的压力就不大了!
当然了,三次降息及上浮到1.5对于银行的整体业绩影响还是肯定存在的(15Q1的净息差就有明显回落了,如下图)。外加银行正在加速处置不良,去年四季度银行单季净利润同比已经出现了-2.06%的负增长,这个很可能还没到最坏的地步,接下来的一年还会很大程度上要承受低增长甚至负增长的阵痛。但这将是在解除利率市场化的紧箍咒及挤出业绩水分的条件下进行的。之后银行的估值会向更加合理的程度进发,走出目前的低估值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