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航事件的分析
(2014-03-25 14:54:02)
标签:
关于马波音公司小时只是不愿意文化 |
马航飞机失联事件画上了一个逗号,只有当真相被揭出之后,才会画上句号。这个事件从头到尾充满了谜团和玄机,根据现有的线索,我们不妨尽量地推演事件真相。
我们不妨按照数理推演的方式进行,即假设最合理的假设即是真相。
3月7日,马来西亚法对党领袖安华因鸡奸罪被判入狱5年,机长扎哈列等党员密谋决定劫机,目的是逼迫政府取消安华的罪名。于是,扎哈列当晚被临时安排了MH370航班。
注意:是谁临时安排了扎哈列?这点很重要。
扎哈列一人是否能够劫持飞机呢?为了保险起见,应该有同伙帮忙,而同伙应该是在扎哈列确认飞这个航班前后购票的马来西亚人。
注意:要查一查最后购票的马来西亚人。
从迹象上看,副机长并不是劫机者的同谋。
飞机起飞进入平流层之后,扎哈列和他的同伙就准备解决了副机长。在此过程中,有可能是发生了激烈的打斗,这可以解释为什么飞机在转向之前急剧下降。
之所以关闭应答器,是为了避免随后与政府谈判的干扰。
在制服副机长之后,扎哈列通过手机与地面联络,宣布劫机及提出要求,而飞机在空中盘旋。一旦要求得到满足,将继续向北飞行。
扎哈列劫机一事迅速被报告有关安全部门和政府,双方开始谈判。而扎哈列开始向回飞,并穿过马来西亚上空飞向印度洋。按照扎哈列此前的准备,在要求得到满足之后,他将飞往马尔代夫或者印度洋美军基地。
双方的谈判并不顺利,政府断然拒绝扎哈列的要求,扎哈列则威胁要驾机坠海。当确认自己的要求无法得到满足之后,扎哈列向南驶去……
在飞机被劫持之后,机组人员发现异常,但是无法进入驾驶舱。扎哈列于是将飞机拉升至极限高度,意图是降低机舱内气压,使机舱内机组人员和乘客丧失意识。
马来西亚政府在客机飞向印度洋之后失去飞机信号。不过他们一直不相信扎哈列会驾机坠海,因此一直在等待,直到八个小时后才宣布飞机失去联络。
而对于劫机以及谈判这个过程,马来西亚政府一直在隐瞒。不过,他们确实不知道飞机去了哪里。
再来说说美国的表现。
鉴于一系列的美国监听事件的曝光,我们可以相信,美国在每一架波音飞机上都安装了自动信号系统,与此同时,英国罗罗公司也在发动机上安装了自动信号系统。由此,美国可以监视每一架飞机的运行轨迹。在911之后,甚至美国可能在每一架飞机上安装了劫机系统,也就是可以遥控驾驶,以避免再发生911这样的事件发生。
但是,监控飞机飞行轨迹这样的事情是美国不愿意承认并且绝对不会承认的事情。同样,英国罗罗也不愿意承认他们在监控发动机,这就是他们后来为什么否认发动机会发出信号的原因。
美国人从一开始就很低调,因为他们实际上从一开始就知道飞机飞到了哪里。美国人根本不来南海搜救,而是直接去了印度洋,之后通过媒体将事情一点点曝光,逐步引向正确的方向。甚至,最后的搜救都是澳大利亚人去完成,而最后的结论交给了英国人去做。
美国就是一个隐藏很深的幕后高人,通过其他人来有步骤地进行引导。
鉴于澳大利亚与美国的特殊关系,澳大利亚其实也从一开始就知道飞机掉到了哪里。
到现在,其实每个人都知道事情是怎么回事了。
而马来西亚最终宣布飞机在南印度洋坠落,说起来是依据英国人的分析,其实,根本没有什么英国人的分析,而是英国和美国一早就跟踪到的结果。
有人会说如果美国早就监控到了这架飞机,为什么不采取措施?
首先,美国并不会监控每一架飞机,而只是记录这架飞机的飞行轨迹。其次,就算美国发现这架飞机的飞行轨迹异常,也不可能因为这架飞机就暴露自己的大秘密。
请注意,在这个事件中,美国政府、波音公司、罗罗公司的异常的低调和冷静,与美国和英国媒体的活跃形成鲜明对比,这本身就很有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