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贫,是扶不起来的

(2013-02-25 21:11:16)
标签:

不起

写照

懒汉

根本

解决办法

杂谈

分类: 其他评论

    16年前,在以小康为政绩的年代,大同县申请到“小康县”称号。但在此后的十多年中,与其他县比,大同县发现,戴着不同的帽子,得到的是完全不同的“人生”。一顶贫困县的帽子,不仅意味着大量资金、项目,还有来自各方面的支持。于是,大同县看着“邻居”藏富,自己也开始了“逐贫”,并终于成功入列,从此每年获得数千万元的扶贫资金。而此前,湖南新邵竞逐到贫困县资格之后,竟然打出热烈祝贺的横幅,县政府欢欣鼓舞,热烈庆祝。

    我们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要钱不要脸的时代。

    靠哭穷喊穷装穷而获得的或者骗取的救济,算不算嗟来之食呢?如果这不算,什么才算?

    其实,我们早就应该讨论一个问题:贫,是可以扶的吗?

    当某一个地方贫穷的时候,其贫穷的理由只能有两种:第一,这里根本就不适合于人类生存,再怎么努力也是贫穷;第二,这里的人很懒惰。除此两点,再无其它。第一种情况的解决办法是迁移,第二种没有解决办法。我们早就有一句俗话:自作孽,不可活。

    在电影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镜头,当一个人重伤或者重病昏迷过去,生死存亡之际,他是否能够醒来不取决于药物,而取决于“他的生存欲望”。当懒惰的人群根本没有致富欲望的时候,你再怎么扶也是枉然。

    一个现实的例子令笔者记忆多年,早年深圳康佳风光的时候曾经对口支援某革命老区,那里很穷,于是康佳公司专门从那里招工,为他们提供高于同期员工的待遇,这在那个时期绝对可以令湖南四川的打工者们艳羡。然而,没有多久,两百名来自老区的青年们纷纷回家了,只剩下了三个人,为什么?因为他们无法忍受工厂受约束的工作生活,他们宁愿选择回到家乡过贫困但是慵懒的生活。

    其实,我们不大相信这个地球上的什么地方不适应于人居,冰岛人可以在冰原上过得很富裕,以色列人可以在沙漠中过得很幸福,还有什么更艰难的环境呢?所以,贫穷源于内心。

    所谓的扶贫,其实是适得其反的。原本,一些贫困者是具有潜在的致富欲望,然而,当扶贫的面包送到他们嘴边的时候,他们发觉即便不努力也有饭吃,于是,他们的致富欲望彻底泯灭了。原本有望站起来的人,却因为扶贫而不会站起来了,这就是那些老贫困县的写照;或者原本已经站起来的人,却因为扶贫而再度倒下,这就是大同新邵的结局。

    再有钱,也不要给懒汉。因为贫穷,是贫穷者自己选择的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苟安,中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