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20分)
1、ΔcH
mθ(C,石墨)=
ΔfHmθ (CO2,g)
。
( )
2、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零。
( )
3、共轭酸碱对的Kaθ·Kbθ=Kwθ
。
(
)
4、升高温度,只能加快吸热反应,对放热反应没有影响。
(
)
5、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任何化学反应。
( )
6、稳定单质的ΔcHmθ,ΔfHmθ,ΔfGmθ,
Smθ均为零。
( )
7、缓冲溶液pH的大小,决定于Kaθ
或Kbθ的值。
(
)
8、在NaH
和H2O分子中,H的氧化数相同。
(
)
9、螯合物比一般配合物更稳定,是因为形成的配位键更多。
(
)
10、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是弱的氧化剂与弱的还原剂作用,生成强的氧化剂与强的还原剂
(
)
11、单一金属离子(M )用配位滴定的方法进行准确滴定的条件是
lgcM计Kˊ稳≥8
。
(
)
12、选择指示剂的原则:变色敏锐,最好是混合指示剂。
( )
13、衡量一组测量数据的好坏,首先考察准确度,然后考察精密度。准确度高的,
测量结果是可靠的。
( )
14、碘量法中,误差的两个主要来源是:标定Na2S2O3溶液产生的误差和单质I2的挥发。
( )
15、用直接配制法可配制HCl ,NaOH
,K2Cr2O7标准溶液。
( )
16、影响酸碱滴定突跃范围大小的因素是Ka或
Kb,与酸碱溶液的浓度无关。
( )
17、误差分为两大类,即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 )
18、0.01mol/L的Na2H2Y·2H2O的水溶液显碱性。
( )
19、甲基橙可作为强碱滴定弱酸的指示剂。
(
)
20、
( )
二、
选择填空(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1、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放热越多,反应速率越快。
B. 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C.
平衡常数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D.△rGmθ
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
2、金刚石的燃烧热为-395.4kJ/mol,石墨的燃烧热为-393.5kJ/mol,由石墨生成金刚石的热效应是多少?(
)
A.
1.9kJ
B.
-1.9kJ
C. -
395.4kJ
D. - 393.5kJ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色散力仅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之间
B 诱导力仅存在于极性分子于非极性分子之间
C 取向力仅存在于极性分子之间
D
分子量小的物质,其熔点、沸点也会高于分子量大的物质(
)。
4、在NH3.H2O溶液中,加入少量NH4Cl溶液,溶液的pH将(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不能判断
5、在Cr
(H2O)4Cl3的溶液中,加入过量AgNO3溶液,只有1/3的Cl¯
被沉淀,说明:( )
A.
反应进行得不完全
B.
Cr
(H2O)4Cl3的量不足
C. 反应速率快
D.
其中的两个Cl-与Cr3+形成了配位键
6、将铜丝插入CuSO4溶液,银丝插入AgNO3溶液,组成原电池。如果在AgNO3溶液中加入氨水,电动势的变化是
( )
A.
升高
B.
降低
C.无变化
D.不能判断
7、已知反应:(1) SO2(g) +
1/2O2(g)
SO3(g)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Kθ1
(2) SO3(g)
+
CaO(s)
CaSO4(s)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Kθ2
则反应: (3)
SO2(g) + 1/2O2(g)+
CaO(s)
CaSO4(s) 的标准平衡常数Kθ3为(
)
A.
Kθ1Kθ2=K°3
B.
Kθ3=Kθ1/Kθ2
C.
Kθ3=Kθ2/Kθ1
D. 不能判断
8、电池符号为:
Zn | Zn2+(0.1 mol/L) ||Cu2+(0.1mol/L) |
Cu
其电池反应和电极反应为( )
A. 电池反应:Zn
+
Cu2+
Zn2++
Cu B. 电池反应:Zn
+
Cu2+
Zn2++
Cu
电极反应:正极:Zn
-2e
Zn2+
电极反应:正极:Cu2+
+2e
Cu
负极:Cu2+
+2e
Cu
负极: Zn
-2e
Zn2+
C. 电池反应:Zn2++ Cu
Zn
+ Cu2+
D.
电池反应:Zn2++ Cu
Zn
+
Cu2+
电极反应:正极:Cu2+
+2e
Cu
电极反应:正极:Zn
-2e
Zn2+
负极:Zn
-2e
Zn2+
负极:Cu2+
+2e
Cu
9、某反应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在任何温度都非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
A. △rHm<0 ,
△rSm<0
B.
△rHm>0 ,
△rSm<0
C. △rHm>0,
△rSm>0
D.
△rHm<0,
△rSm>0
10、已知Ag2CrO4的溶解度为S
mol/L,其Kspθ为(
)。
A.
4S3
B.
S3
C.
S3
D.
2 S3
11、已知速度常数k的量纲是时间-1,反应级数是(
)
A.
零级
B.
一级
C.
二级
D.
三级
12、以ΔrGθ、Eθ和Kθ分别表示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标准自由能变、标准电动势和标准平衡常数,则ΔrGθ、Eθ和Kθ的关系正确的一组为(
)
A. ΔrGmθ
>0,Eθ <0,Kθ
<1
B.
ΔrGmθ >0,Eθ
>0,Kθ >1
C. ΔrGmθ
<0,Eθ <0,Kθ
>1
D.
ΔrGmθ
<0,Eθ >0,Kθ <1
13、下面哪一种方法不属于减小系统误差的方法(
)
A.
做对照实验
B.
校正仪器
C. 做空白实验
D.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14、只考虑酸度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酸效应系数越大,配位反应越完全
B. 酸效应系数越大,条件稳定常数越大
C. 酸效应系数越小,滴定曲线的突跃范围越大
D. 酸效应系数越小,滴定曲线的突跃范围越小
15、下面哪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属于对称氧化还原反应(
)
A. Ce4+ +
Fe2+ =
Ce3+ +
Fe3+
B . Cr2O72-
+ 6Fe2+
+ 14H+ =
2Cr3+ + 6Fe3
++
7H2O
C. 2MnO4 2
+ 5C2O42
- + 16H+
= 2Mn2+
+ 10CO2↑ + 8H2O
D. I2 +
2S2O32 - =
S4O62 -
+ 2I -
16、下面哪一个不属于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的特点(
)
A. 具有环状结构
B
. 稳定性差
C.
配位比一般为1:1
D.
易溶于水
17、已知 , 。 计算反应 :2Fe3+ +
Sn2+ = 2Fe2+ +
Sn4+在计量点时的电位(
)
A
、0.14V
B 、0.54
V
C
、0.82V
D、0.32V
18、用K2Cr2O7法测Fe2+,哪一个不是加入H3PO4的目的(
)
A. 同Fe3+形成稳定的无色配合物,减少Fe3+ 颜色的干扰。
B. 减少 的数值,增大突跃范围。
C. 可使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全部落在滴定的突跃范围内。
D .
K2Cr2O7法测Fe2+,需要多元酸。
19、已知用0.1000mol/LNaOH溶液滴定20ml 同浓度的 HCl
溶液的突跃范围是pH为4.30~9.70。如果NaOH和HCl溶液的浓度都为0.01000mol/L,那么突跃范围的pH是(
)
A.
5.30~8.70
B.
3.30~10.70
C.
4.30~9.70
D. 5.30~9.70
20、将双指示剂法用于未知碱液的定性分析,若V1为酚酞指示剂变色消耗HCl的体积,V2为甲基橙指示剂变色消耗HCl的体积。当V1>
V2时,未知碱液的组成是( )
A. NaOH
B.
NaHCO3
C
.
NaOH+Na2CO3
D .
Na2CO3 + NaHCO3
21、在pH=10的条件下,用EDTA滴定水中的Ca2+、Mg2+时,Al3+、Fe3+
、Ni2+
、Co2+对铬黑T指示剂有什么作用?如何掩蔽?(
)
A .
封闭作用。KCN掩蔽Al3+、Fe3+
,三乙醇胺掩蔽Ni2+ 、Co2+
B. 封闭作用。KCN掩蔽Ni2+ 、Co2+
,
三乙醇胺掩蔽Al3+、Fe3+
C. 僵化作用,KCN掩蔽Ni2+
、Co2+ ,
三乙醇胺掩蔽Al3+、Fe3+
D.
僵化作用,KCN掩蔽Al3+、Fe3+
, 三乙醇胺掩蔽Ni2+
、Co2+
22、已知 = 0.005585 g/ml ,
MFe=55.85 g/mol ,
则c(K2Cr2O7)
为( )mol/L
A.
1/6
B. 0.1/6
C
.
0.1
D. 6
23、下表列出反应 H + F →
R的反应物浓度和反应速率
cH
cF
VR
1.0
1.0
0.15
2.0
1.0
0.30
3.0
1.0
0.45
1.0
2.0
0.15
1.0
3.0
0.15
此反应的速度方程为(
)
A. v
=kcF
B. v
=kcHcF
C.
v=kc2F
D. v=kcH
24、标定Na2S2O3溶液的浓度(mol/L),三次平行测定的结果为0.1056、0.1044、0.1053,要使第四次测定结果不为Q法所舍弃(n=4,
Q0.90=0.76)
,最低值应为( )
A. 0.1017
B.
0.1012
C.
0.1008
D.
0.1006
25、定量分析中,准确测量液体体积的量器有(
)。
A.
容量瓶
B . 移液管
C
.
滴定管
D. ABC三种
三、
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含有Na2HPO4.12H2O和NaH2PO4.H2O的混合试样0.6000g
,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以0.1000 mol
·L-1的HCl溶液14.00ml滴定至终点;同样量的试样,用酚酞作指示剂时,需用5.00ml0.1200
mol ·L-1的NaOH滴到终点,计算各组分的百分含量。[已知M
(Na2HPO4.12H2O)=358.1g
·mol-1 , M
(NaH2PO4.H2O)=160.0g ·mol
-1]
2、
已知合成氨反应在25°C时的Kθp1为6.75×105
,并知反应中各物质的标准熵值:
N2(g)
+
3H2(g) =
2NH3 (g)
S298θ(J. mol-1.
K-1
)
191.5
130.6
192.5
试计算(1)△rHmθ298
;
(2)500℃ 时的标准平衡常数Kθp2
3、吸取25.00ml铜盐溶液,用碘量法测定铜量,消耗0.1010 mol
·L-1的Na2S2O3溶液24.65ml,计算25.00ml溶液中铜离子的毫克数(
已知: MCu = 63.55g · mol-1 )。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15、× 16、×
17、√ 18、×
19、× 20×
二、选择填空(每小题2分,共50分):
1.B 2.A
3.C 4.B 5.D
6.B 7.A 8.B
9.B 10.A 11.B
12.A 13.D
14.C 15.A
16.B 17.D
18.D 19.A
20.C 21.B
22.B 23.D
24.D 25.D
三、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解:甲基橙终点,反应为:HPO42- +
H+ =
H2PO4-
(1分)
故,
n(Na2HPO4.12H2O)=c(HCl)V(HCl)
(2分)
Na2HPO4.12H2O%= [
c(HCl)V(HCl)M
(Na2HPO4.12H2O)
/ 0.6000 ]×100 %
=
(0.1000×14.00×10-3×358.1/ 0.600) ×100 % = 83.56
%. (2分)
酚酞终点,反应为:H2PO4- +
OH- = HPO42- +
H2O
(1分)
故,
n(NaH2PO4.H2O)=c(NaOH)V(NaOH)
(2分)
NaH2PO4.H2O % =
[c(NaOH)V(NaOH)M
(NaH2PO4.H2O)/ 0.6000] ×100 à
= (0.1200
×5.00×10-3×160.0/ 0.6000) ×100 % = 16.00
%
(2分)
2、解:
N2(g)
+ 3H2(g )
= 2NH3(g)
S
mθ 298 (J.mol -1.k
–1)
191.5
130.6
192.5
ΔrSmθ298=
2×192.5-191.5-3×130.6= -198.3 (J.mol -1.k –1)
(2分)
ΔrGmθ298=
-RTlnKθP 1 =
-8.314×298 ×ln 6.75 ×10 5 = -33239
(J ·mol-1)
(2分)
ΔrGmθ298=ΔrHmθ298
-TΔrSmθ298,
ΔrHmθ298=
-92.33 kJ
·mol-1
(2分)
ln (KP2
/ KP1 ) =
(ΔH298/R).(T2-T1)/T1T2
= ( -92.33×103/ 8.314 ) .(773-298) / 773×298 =
-22.91
(
2分)
KθP2
=KθP1× 1.122×10
–10 = 7.57×10
–5
(
2分)
3解:
2Cu2+ +
4I- = 2CuI +
I2 ,
I2+2S2O32-
=2I-+S4O62-
(2分)
2Cu2+ ~
I2 ~ 2
S2O32-
((2分)
n (Cu2+) = cV
(2分)
m(Cu2+ )= n(Cu2+ )
M(Cu) = 0.1010×24.65M(Cu)
= 0.1010×24.65×63.55 = 158. 2
(m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