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之行:逛太原商业步行街钟楼街

标签:
文化建筑历史 |
分类: 原创风光 |
钟楼街的前身,始建于公元1015年宋祥符八年。自宋太宗焚毁唐以来延续至北汉的古晋阳城之后,先是在汾河对岸建平晋城,由于百姓不愿移居新城,多年后被废弃。之后,在东北方向25公里外的唐明镇基础上扩建宋代太原城。钟楼街的前身,因其位置处于连接内城、外城的两个东城门之间,所以叫做东门正街。明清时期,太原城扩建,东门正街改名为察院街、按司街,此外连同太原人熟悉的开化寺、大中寺、泰山庙、关帝庙以及钟楼等逐渐建成,形成“一院、一楼、两寺、两庙”的格局。钟楼始建于明代,明中叶曾在傅山的祖父傅霖的倡导下集资重修。楼阁中高悬巨钟一口,高达丈余,重千余斤,每逢清晨与日暮敲响报时,声达十数里,其声成为全城人计时的依托。因此,人们把这条街道(街区)也就叫做钟楼街。然而,随着岁月的推移,钟楼年久失修,终被拆除,但街名却保留了下来。
近年来,钟楼街改造,复建明清时期的重要建筑,包括钟楼、按察司牌楼和开化寺门楼;复原当时的重要建筑,包括大宁堂、大中市场、百年邮局、二市场入口、震华药房、靴巷说书楼、靴巷双子楼;保留解放后的部分建筑,包括长风剧场、山西剧院、经营公司、高院组团、信宁茂商店、蔚兴商场。百年老字号店铺传承下来的共有15处,包括大中市、开化市、书业成、亨升久、乾和祥、复义兴、老乡村、华泰厚、亨得利、恒义诚(老鼠窟)、开明照相馆、百年邮局、上海饭店、晋丽泳美容店。整个钟楼街集传统与新貌、购物与休闲游览于一身的繁华街区,以致有“不逛钟楼街,不算到太原”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