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北京万寿寺

标签:
文化摄影 |
分类: 文化建筑 |
万寿寺位于海淀区西三环北路东侧,紫竹院公园西门以西500米处。始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为明清两代皇家寺院。清乾隆年间(1736-1795)高宗将万寿寺定为皇太后祝寿的庆典场所,故先后两次进行大规模扩建和修葺。光绪年间(1875-1908)为庆贺慈禧六十大寿,又进行第三次重修。历经万历、康熙、乾隆、光绪历朝的数次大规模翻建,形成了集寺庙、行宫、园林为一体的建筑格局,有“京西小故宫”之誉。
万寿寺山门上方,有清顺治二年御赐的石匾,上书“勑建护国万寿寺”。山门两侧的卡子墙、撇山影壁的砖雕,构图精细,为不可多得之艺术精品。
万寿寺紧邻南长河,山门外便是万寿寺码头。当年,慈禧太后来往颐和园时会在万寿寺拈香礼佛,在西跨院行宫吃茶点。
自山门以内共七进院落,中路建筑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即大延寿殿)、万寿阁、大禅堂、御碑亭、无量寿佛殿、万寿楼等。其中万寿阁是近年重修的,原阁于民国年间毁于火灾。无量佛殿两侧有巴洛克式门两座,建于清乾隆年间,在皇家寺院中风格独特。大禅堂为主持讲经说法之地。正殿之后的万寿阁是近年重修的,原阁于民国年间毁于火灾。
乾隆曾三次在寺中为其母祝寿。
大禅堂后为最后一进院落,山上建有三座假山,象征普陀、峨眉、清凉三山。假山怪石嶙峋,松柏苍劲,皆为数百年之物。假山上有三大士殿,正殿为观音,左为文殊,右为普贤,山后为御碑亭。假山东路为方丈院和圃园,即僧人生活区;西路在乾隆年间改为行宫院。其后还有乾隆御碑亭、无量寿佛殿、光绪御碑亭、千佛阁等。
无量佛殿两侧有巴洛克式门两座,建于清乾隆年间,在皇家寺院中风格独特。
北京艺术博物馆现收藏各类古代艺术品5万余件,包括新石器时代、战国秦汉、明清现代的各类珍品,以明清文物为主。藏品门类广泛,包括历代碑帖、宫窑瓷器、历代钱币与印玺、古代家具、宫廷织绣、青铜器、玉石器、竹木牙角、漆器、神佛造像等。
前一篇:临赵构小草《嵇康养生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