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芽山系管涔山脉的主峰,位于山西宁武县境内,海拔2788米,因其形似芦芽而得名。其主峰更是峰峦叠嶂,怪石嶙峋,崖沟跌宕,更有茂密的次生原始森林和淙淙溪水相伴。每有云雾萦绕,雄峰兀突,如同青翠的芦芽破土而出,引人入胜。
芦芽山主峰极顶约6平米的石坪上巍然托起一座正方体石砌建筑“太子殿”。有副门联:“霞慈雨于中回,性法雨于边方。”传说,朱元璋的第十八子因未加封,一气之下远离京城,削发为僧,在晋西北说法讲经,劝世人以农为本,便可丰衣足食。世人为纪念这位太子的高功厚德,便选在芦芽山尖盖了座太子殿。这当然是一种传说。
听导游介绍说,这里是中国释迦牟尼佛唯一道场,听后一头雾水。怎么这里能成为释迦牟尼佛“中国唯一”道场呢?回来查了一下,芦芽山旅游文字介绍说:“据考证,芦芽山是中国唯一的毗卢佛道场。”那么毗卢佛又是怎么一尊佛呢?《佛学大辞典》中讲,它是“毗卢遮那佛”的略称,毗卢遮那佛是释迦牟尼的法身佛。佛教中经常会提到"三身佛",即法身"毗卢遮那佛",应身"释迦牟尼佛",报身"卢舍那佛"。这三尊佛像的关系非常奇妙,对此佛教中有一个精妙的比喻:法身佛如明月,报身佛如月光,应身佛如月之影。
即使水干了,月亮的影子不见了,但月亮依旧存在。就是说法身毗卢遮那佛,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永远存在,可见其在佛教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因此,许多寺院都有供奉,如:寿县报恩寺,北京法源寺,洛阳白马寺,杭州上天竺。这样看来,说“芦芽山是中国唯一的毗卢佛道场”似乎也不准确(请原谅,笔者不懂佛学,妄议了)。
我们一行十几人,全是60岁以上的老人,而我和老伴已是耄耋之年,为最长者。在向主峰进发途中,我们才发现,爬主峰者,游客中只剩我俩和另外一位稍年轻者。此外,就是我们的领队小马和地导小刘。也许我们有点贪婪,想着既然来到此地,不到顶峰太子庙“一览众山小”于心不甘。而爬主峰需要从马伦草原一直下到山脚,然后再往主峰爬去。导游小刘始终陪着我们,而领队小马是练长跑者,体力和耐力惊人,他一口气就冲了上去。谁知,上山的道路除了有很小一段由私人修建的木台阶之外,根本没有修建的道路,都只是上山人踩出的所谓“野路”,人们只能踩着石头,坑坑洼洼或泥泞湿滑。当我们爬到“仙人洞”时,碰到领队小马登顶返回,告知越往上路越不好走,加之我们的体力也消耗很多了,于是只能半途而废,遗憾折返而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