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游----8.朱熹故里,五夫镇,兴贤书院,紫阳楼

标签:
武夷山旅游照片五夫镇朱熹兴贤书院紫阳楼 |
分类: 旅游记录 |
武夷山周围,最著名的古镇,应该就是朱熹故居的五夫镇了。
朱熹,这个将孔子思想重新演绎和曲解,成为有明朝特色的儒家终极阶段的理学学派的鼻祖,改变了整个中华民族儒学观念的巨匠。在中华历史上,也算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朱熹,当年,因为父亲病故,返回母亲故乡五夫镇,伺候母亲40年,从而有足够的时间琢磨孔子思想,从而使五夫镇成为理学的发源地。更多五夫镇的介绍,看这里。顺便说下,朱熹的老家是当年的婺源,看这里攻略。
五夫镇主要就是两个景点,一个是朱熹讲学的兴贤书院,一个是朱熹故居紫阳楼
从武夷山到五夫镇,有专门的公交车,在武夷山长途汽车站里面,18元,大约1个半小时。
不过我去五夫镇的时候,路过一个叫南岸镇的,正在搞中秋节庙会,我开始还以为会是什么民俗表演的庙会,结果就是普通的地摊铺位,结果造成堵车,耽误了近2个小时。
我是从城村出来,坐私人学校的便车,在五夫镇的国道上等车。
旁边发生了一个车祸,这个司机说拉了手刹,但是在斜坡上停车没停住。
坐上中巴车后,没走多久,就遇到堵车的路,然后司机让我们全部下车,走到对面去坐那边掉头的车,
开始走
回潭镇是在五夫镇前面的一个镇。
拥挤不堪的县道,旁边是一年一度的地摊庙会,
这几个人都是和我一辆中巴车上下来的,
看看旁边的房子,
走了几2,3百米,
和我一起等车的年轻人,后来他们坐老乡的摩托车走了,
这个南岸镇也是很破旧的,
模特车技,
天气还是不错的
后来,等车的人越来越少,最后5个人去五夫镇,等了近1个小时也没有坐上中巴车,有1,2辆路过的,但都坐满了人,最后我们5个人商量,包了一辆双排货车,每人再花了7元去五夫镇,
路边的风景
半小时后,抵达了五夫镇口,旁边就是一片荷花池,
莲子是五夫镇的特产,我在镇里逛的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弄莲子,把莲心从莲子里去除掉
开始逛五夫镇
五夫镇,表面上看,这个镇和其他镇没有什么区别
玉虹街,这已经是镇边上了,
这些房子,就是烤烟的窑子,
民居
找了兴贤古街
一个土地庙,
放大看看,似乎不像是土地神
民居
赫然发现,路上的石砖居然是墓碑,不知道是什么年代的墓碑,
看这地面,很多石碑铺成的道路,
天地钟秀,
这个就是朱熹讲课的兴贤书院,可惜关门了,
再看看大门,
旁边的巷子
看介绍
看看兴贤书院全景,
刘氏家祠,
看介绍
难得一见的燕子窝,
普通民居,看屋顶,
又见墓碑,
又见一个神龛,
巷子,
一个商铺
看看这个神龛
这个也是民居,
三市街
反面就是过化处
巷子
普通民居
很多人家,都在门口剥莲心,我后来买了一斤莲子当水果吃,
到处都是废弃的莲蓬垃圾,
这个老太太不给我拍照片,
农民要致富,种烟是条路,
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
普通民居
隆兴白莲烘干房,
路口有个井,
植槐世第,不知道是什么人家,没介绍
这个是村子里面的一个庙,
不知道什么庙,
危墙 注意安全
圣旨 孝节牌坊
全名是:旌表吏员刘观赐妻监生刘经文母连氏节孝坊
看看这个贞洁牌坊,里面已经废弃了,
孝节牌坊里面,都已经废弃了,
门口
又见剥莲子,
村民
土墙
这个是赫赫有名的朱子巷,这个从里看巷口
这个是巷子口,看右下角的朱子巷
再看看,
街边有很多井,不过都已封闭,估计都喝上自来水了,
这家人家的门口上面写的是,为人民服务,
放大看看
看看里面,
一个做棉被等店铺,
我开始以后这个鸡在孵蛋,当它看见我拍照后,就跑了,结果没发现鸡蛋,
屏山世泽
理发2元,
一个小河
七市亭,
看这个门下面的门缝,有一个狗钻进去了,透过门缝看我,可惜没拍不清楚。
发现了一个三圣庙,
神光普照,
华严三章,
村边的小河,
我转了一圈,突然发现了我又转到村口了,刚才就是在这里下的车,
看旁边的路标,去兴贤书院900米,去朱熹故居500米,
这个就是五夫镇的汽车站,去武夷山的车次很少,最晚是4点,
旁边的荷花池,
看看汽车站里面,
武夷山五夫卫生院
这个是五夫镇的镇中心,显然这里早上是一个菜场,到了中午,就是垃圾遍地,
我在这里饭店吃午饭,
吃完后,回头看看,
继续逛,现在前去朱熹故居,
有个人在撒尿,
荷花,
土房子里面黑漆漆的,
这个是温室大棚,
一棵大树,
这里就是朱熹故居紫阳楼遗址,有几棵大树,
朱熹的故居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了。
紫阳路遗址,
看这几棵大树,
在朱熹故居紫阳楼遗址旁边,有一个崭新的房子,赫然写着是紫阳楼,
看看朱熹的雕像,
看看这个山寨的紫阳楼,门票要60元,10人以上门票50元,当地居民门票10元,
看看大门里面,左边是门票介绍,因为门票太贵,所以我没进去,
在门口的大树下休息,
站在朱熹故居遗址上,看看村里的景象,感觉还不错,如果有个吊床睡睡觉,还挺舒服的,
来一个自拍,
返回,
在这里等中巴车返回
路过武夷山垮塌的大桥,道路已经封闭,只能走武夷山景区里面的老路,
空荡荡的景区北门,如果大桥不垮塌,这里才是武夷山景区的正大门,当年应该热闹非凡
景区里面的小火车,也被迫停运,因为景区里面的往返公交车太多,太乱,不方便开火车,
这里是竹筏漂流的终点,河边正在收拾竹筏,
又路过了旅游度假休闲区
看看火车站前面的公交车,
走去火车站,
路边的窝棚,
坐上火车,
火车站的晚霞,
离开了武夷山
结束了全部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