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这是古人的一首诗,已流传千年,从中传达出两个信息:一是早在南北朝,梅花已是一种传情达意的观赏花了。二是梅花在江南随处可见。作为一种在早春开放的花朵,梅花堪称报春的使者。
昨天(2月4日)是立春,小池塘东侧的梅花已经蠢蠢欲动了。其实早在半个月以前,有几朵性急的已经开了,突如其来的寒潮让它们都退却了。不过,毕竟春光关不住,尽管这几天的风还很凛冽,但已经满枝花苞,做好了一树盛开的准备。
这些梅花共有十几株,长在小路的两侧,清一色的红梅,花苞是紫红色的,花开之后也是紫红,又带那么一点粉红,有清新的暗香。
梅花花朵并不大,只有指甲盖大小。花直接长在枝干上,花瓣成椭圆形,有硬萼,即花瓣后面有花托,这是区别于桃花、李花、杏花、樱花、海棠等基本上在春天开放的花朵的显著标志之一。复瓣,即花瓣有好几层,并不像桃花那么只有几片花瓣,有花蕊,细而密,一般呈黄色。
梅花品种繁多,光从颜色上就有紫红、粉红、纯白、绿白、淡黄和复色等多种,但在吃货眼里,梅花只分两种,即花梅和果梅。花梅是只供观赏的,并不结果,著名赏梅胜地香雪海种的都是花梅。而果梅是会结果的,果子就是梅子,是制作梅酱、话梅等原料,苏州的东山、西山种了不少,估计小姚的家中也会有几株。
梅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不少城市还将梅花作为市花,如南京、无锡。泰州也将梅花作为市花,据说理由是梅兰芳是泰州人,有点搞笑吧。
梅花作为一种观赏花卉,有两种呈现的方式,一种是天然的,像香雪海,种植大片大片的梅花,盛开时花如海,让人陶醉。“香雪梅花甲天下”,苏州光福香雪海是最有名的探梅赏梅地,传说乾隆皇帝曾六次光顾。当然,仅苏州还有许多赏梅胜地,林屋洞、邓尉山等等,或者说整个太湖周围都是赏梅佳地,太湖梅花节已经开幕,一直要持续到三月底。其实,我们周边也有许多赏梅的地方,吴江的公园、绿地也是种植了不少梅花的,只是未能成片,如果留意就会发现街角公园里有几株梅花在开放,也算是一种小小的惊喜。另一种就是人工所为了,狮子林每年都会办梅桩展,展出的是劈梅,即故意把梅花劈开,让其成枯朽状,枯而不死,上面会长出幼嫩的花朵,形成强烈的对比。我总是想到龚自珍的《病梅馆记》(中学里的课文,现在还有吗?),心里总是有点别别扭扭。
由于梅花是种历史悠久的观赏花卉,因此围绕着它就有了许多典故,实在举不胜举,要想看,自己去找度娘吧。马上要过年了,送一句郑板桥的诗给大家:寒家岁末无多事,插枝梅花便过年。
方便的话,采一枝梅花放在家里做瓶供吧。(2016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