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诊所关门,罪在“免费”

(2014-06-06 08:44:06)

诊所关门,罪在“免费”

 

    6月4日中午,网络上出现了《河南首家“免费诊所”运营数月后悄然关门》的消息:3日下午,诊所正在搬家。诊所创办人周国平的外甥苗先生称:大约一个月前,舅舅考虑到自己和其他几位坐诊老大夫的身体,无奈将“免费诊所”关了。(《郑州晚报》2014年6月5日)

    据对该诊所负有监督责任的当地红会官员介绍,诊所关门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参加义诊的老专家们身体撑不住了,这些老专家年岁已高,工作热情虽高,但自身身体状况并不太好,工作量又太大,难堪重负。二是诊所租用的场地费用太高,其实质是经济上难以为继。确实,诊所要正常运作,需要一定的开支,虽有一些捐助,但入不敷出,就无法再正常运作下去了。

    我相信这些确实是诊所悄然关门的原因,但总觉得还有一个原因,而且是极为重要的原因,诊所的创办人和红会的官员都没有公开说出来。一个新生事物能够生存发展,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具体到一家以“免费”以特色的诊所,它的生存是需要人、财和机制的三重关怀的。

    在这三个因素中,机制或者说环境的影响是最为重要的,也是起决定作用的。因为,义诊的专家可能不堪重负,但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新生力量和志愿者参与,经济上难以为继,有识之士也会给予支持和援助。但没有合适的机制来呵护它、支持它、保障它,就不可能长久地生存下去。

    这家免费诊所,不光是有老专家坐阵,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就医,也不光是医生免费开方,不需要挂号费、诊疗费等费用,最为关键的是它对现行医疗体制的冲击。它医药分开,医生只开方,配药自己到药店,而且不是指定的药店,就没有了以药养医的嫌疑。它医药分开,也就没有过度医疗、过度检查的嫌疑。

    而这些正是当前民众对医疗机构最大的不满之处,一次普通的感冒就要花上千元,一个简单的手术,光检查项目就有数十项,这让普通民众发出了“看不起病”的感叹。导致医患纠纷多发的主要矛盾,也正在此。如今“免费诊所”一出,相当于医疗市场里投下了一枚炸弹。不要说民营医疗机构,就是公立医院也要对其侧目相视的。

    从报道看,确有民营医疗机构想“招安”免费诊所,这是正常的选择,目的是为了维持现状,保住到口的蛋糕。公立医疗机构虽未有表示,但对于这样的“挑战者”也不会有什么好脸色吧。

    因此,如果不从根本上深化医疗体制的改革,不解决当前存在的医药不分、过度检查等痼疾,免费诊所只能算是单骑奋进,难免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我们不能说免费诊所的关门是外力挤压的结果,但确实无法消除类似的担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