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急救车的优先路权不是“剐蹭”出来的

(2012-12-14 10:31:44)
标签:

杂谈

急救车的优先路权不是“剐蹭”出来的

 http://188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2/12/14/10/28/u49189588_13c5b1c4dc0g86_blog.jpg

    媒体称,国家卫生部、北京市卫生局正分头拟定急救相关法规。北京市的急救地方法规已进入市人大的立法调研阶段。立法起草者考虑从免责角度为急救车争取路权。比如,在转运急危重症病人途中,急救车如果和周围邻近社会车辆出现剐蹭,予以免责。(《新京报》2012年12月13日)

    急救车不救急,拉着病患的急救车常常被困在车流中动弹不得,确实令人头痛。这一现象,终于引起了职能部门的重视,让人稍微感到了一点安心。最新的消息是,相关的地方立法已经进入了立法调研阶段,确实,从立法上解决存在的问题,当有事半功倍之效。

    但问题的解决,不能完全指望着立法的完善。其实,急救车在转运患者途中的优先路权已有法律明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53条规定,救护车、警车、消防车、工程抢险车四类特种车辆,在执行紧急任务时拥有优先路权,包括不受行驶路线、行驶方向、行驶速度和信号灯的限制,其他车辆和行人应该让行。一些地方性的法规还规定了相应的罚则。当然,上述法律规定还存在着较为粗疏、力度不足等问题,有待于出台更为明确、规范的细则,提高可操作性。

    笔者认为,地方法规的制订当以细化规则为重点,以规范急救车的管理使用为目的。规则越明确,就越有可操作性,更容易被严格遵守。具体到急救车,需要更为明确的立法规范,让急救车通过对规则的严格遵守来获得优先路权。由此可见,如果仅从免责角度来为急救车争取路权,方向错了。

    面对急救车辆的警笛,社会车辆为啥会无动于衷,甚至拒不让道?一方面,道路建设严重滞后,让无可让。另一方面,确有部分驾驶人员公德意识缺乏。对此,可以通过加大处罚力度来予以解决。但问题是,处罚毕竟是事后的补救措施,如何增强公德意识,让急救通道畅通无阻才是治本之举。

    在笔者看来,规范急救车的管理极为重要。我更相信,部分司机未主动让道,是因为不相信急救车真的在救急。比如,个别的急救车成了横冲直撞的霸王车,未执行任务时乱拉警笛等等。虽然是个别的行为,但对公信力的杀伤是致命的。正是由于管理不规范,急救车把自己的特权挥霍掉了,让民众失去了信任。

    显然,重拾信任,靠的是自身的规范,而不是无原则的免责。急救车的优先路权不是“剐蹭”出来的。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发生剐蹭等事故,在不影响病患抢救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按照一般的交通事故来处理,不需要更多的特权。否则,即使把急救车换作装甲车,它同样还是会陷入无人理睬的境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