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奥数无用武之地才是釜底抽薪之举

(2012-08-22 15:41:14)
标签:

杂谈

 奥数无用武之地才是釜底抽薪之举

 http://187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2/8/22/15/9/u49189588_13a10982fc8g2_blog.jpg

    8月1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就“奥数”现象进行了报道。节目播出后,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进行专题研究。市教委将采取四项措施坚决治理奥数成绩与升学挂钩。(《新京报》2012年8月21日)

    奥数招人忿恨由来已久,这倒并不完全是奥数本身的问题。作为一种难度大大超出义务教育水平的竞赛机制,并不适合大部分的学生参加。但奥数本身并非一无是处,否则它不可能被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所接受。正因为有着一定的难度,其解题的思路、方法、技巧对于拓宽思路、提高能力、增进兴趣等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和魅力,如果孩子对此有兴趣或者学有余力,接触一些奥数方面的知识是有益无害的。

    但如今奥数的问题是把特殊当作了普遍,不管孩子是否适合,是否有兴趣,都要赶鸭子上架,成为一门必修课。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不少学校把奥数成绩与升学挂了钩。在教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学生和家长为了在竞争中先人一步,不得不走上与奥数作斗争的崎岖之路。而学校也喜欢把奥数当作选拔人才的不二法门,将其抬高到了畸形的位置。

    对此,有识之士早就呼吁予以纠正,把奥数从“神坛”上请下来。作为教育管理部门,也作了一定的努力,比如北京市教委早就出台了“禁止学校直接或变相采取考试、特别是将奥数等各种竞赛成绩、奖励、证书作为入学依据的招生行为。坚决禁止公办学校单独或和社会培训机构联合或委托举办奥数竞赛等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培训班,坚决严禁公办学校教师参与此类培训班活动”等“三个禁止”的规定。但遗憾的是,在现实中禁令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成了一纸空文。

    究其原因,还在于个别学校仍旧把奥数成绩与入学升学挂钩。既然奥数成绩有如此大的功用,学生和家长是不会视这一指挥棒不见,主动放弃竞争的战场的。也正因此,各种从事奥数培训的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甚至学校也把奥数培训视作肥肉,想分抢一杯羹。部分家长明知自己的孩子不具备这方面的天赋,但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也只能盲从,最终是花了票子,苦了孩子,惹得个怨声载道。

    因此,要杜绝奥数之害,只能从源头上进行治理,那就是让奥数成绩彻底与升学脱离关系,恢复其本来的面目。对此,教育管理部门并不需要对奥数进行封杀,只需要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那就是坚决不允许把奥数成绩列入升学考试的范围,不能把相关证书作为升学的筹码,对于顶风作案的学校,要真正追究学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而不是光打雷不下雨,对于违规的招生结果不予认可。如此,奥数及其培训自会失去市场。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让奥数在升学时没有了用武之地,自然而然地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如此简单的道理,想必都能够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