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更应关注中药价格疯涨背后的非市场因素

(2011-05-10 08:54:21)
标签:

杂谈

更应关注中药价格疯涨背后的非市场因素

 http://182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1/5/10/8/23/u49189588_1309158ad7cg213.jpg

    “以前开一服中药六七元钱,现在20元钱以下基本开不出来了”。3服感冒药将近160元,3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将近200元……面对日益高涨的中药费,原本“简、便、验、廉”的中药,一下成了普通百姓吃不起的“贵族药”。(《山东商报》2011年5月9日)

    在物价轮涨、CPI走高的大背景下,中药价格“水涨船高”是必然的,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如果价格涨得有点“野豁豁”,甚至可用“疯涨”来形容,那就不再是正常的现象,“平民药”成了“贵族药”,动辄涨价近十倍,其背后一定有着非市场因素在作祟,应当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平心而论,近年来,由于中药的需求量增加,生产成本的提高,以及气候异常等因素,使得中药材的价格不断上涨,这应当是中药价格上涨的源头性因素,也是中药价格上涨的市场性因素,这是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比如,随着农资产品价格的上涨,药农生产的成本也相应上涨,这些增加的成本必然会转移到他们生产的产品中去。但透过这些市场性的因素,我们分明能够感觉得到非市场性因素的力量,而正是这种力量,是使中药价格暴涨的最大推手。

    在笔者看来,流通环节的增加,是价格上涨的罪魁祸首。正如药品在流通的环节中被层层加价,患者使用药品的价格往往是其出厂价的数倍一样,中药材同样也不可避免地被加价,在此过程中,药农并没有得益,大量的利润被中间环节所掠夺。可以说,中药与西药的命运是一致的。此外,对药材的炒作,也是导致其价格暴涨的另一重要因素。“豆你玩”、“蒜你狠”之类的炒作手法已经被民众所熟悉,其实,中药材由于与民众的接触不如日常用品那么广、数量不如日常用品那么多,其价格更容易被操纵,炒作行为也更为隐蔽、更为有效。

    因此,要遏制中药价格的疯涨,监管部门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首要的就是要把中药材也列入药品价格的监控范围,限制暴利的产生。当然,对炒作行为更要进行干预,对违法行为予以打击,从根本上遏制中药价格的非理性上涨,还中药平民身份,让其真正造福黎民百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