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长日记 --(二)医院

(2013-01-21 13:53:08)
标签:

双胞胎

育儿

分类: 孩子

我们选择的这家产科医院,是本市最著名的一家专科妇产医院,因为著名,所以人多。

主任在一周前就决定了手术的时间,但要求我们回去等病房,再加上我们的小奢侈,要个单间,虽说费用高达七百元一天,但为了舒适,也忍了。但漫长的等待就是一周,直到手术前一天才住进了病房,而且不是我们想要的单间,而是一个三人间。

从走进待产病房的楼道的第一刻起,我就惊讶了。楼道里站满了挺着大肚子的孕妇,就像美剧里放风时间的监狱一样。

由于人多,医院严格执行顺产后三天出院,剖腹产后四天出院的原则。我们由于没有准备好,拖了一天,在术后第五天出院了。

除了人多,再一个感觉就是难以入睡。

住在待产病房里是难以入睡的,倒不是因为宝宝就要降临的兴奋,而是病房里都是随时准备生产的孕妇。生孩子这事是不讲究时间的,除非是剖腹产,间隔五分钟一次的疼痛,代表着开了骨缝,持续十余个小时,十个骨缝开齐,孩子就出来了。因此,待产病房是一个不讲究早晚作息的地方,一切听肚子里的孩子的。这样就会有孕妇半夜被推到楼下的产室去生产,也会有孕妇被半夜推进来,等待那五分钟一次的间隔。每一次的进出都会是一群人的行动,家属、护士和大夫,消停之后,便是胎心检测仪那当当的声音。即使你睡觉再沉,估计也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下进入甜美的梦乡。

老婆手术后,在产后病房依然难以入睡,术后的疼痛并不是主要原因,而是因为病房中的鼾声。这是一个三人间病房,我们住在靠窗户的那张床,中间那张床的陪伴老太太晚上鼾声如雷,且离我们很近,老太太被推醒后,数分钟后依然能重启鼾声模式。令人幸运的是,老太太是轮换的,转天来的老太太就不打鼾声。但病房里的鼾声却有越来越大之势,我们发现那是靠近门口的产妇打鼾,昨天混在老太太的鼾声中没有被发现。陪伴能轮换,产妇怎么轮换呢,只能盼着她赶紧出院,但她还是到了预定日期后拖了一天才出院。

产妇在手术后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就是疼。

一种疼来源于子宫的收缩,现在撑得满满的子宫要缩回它原来的样子,伴随着这种收缩,是疼痛。我们在手术前和麻醉师的沟通中要求加上了减痛泵,其药效为48小时,这在术后一段时间内缓解了宫缩的疼痛。减痛泵撤去后,我们找护士要了止痛片。

另一种疼就是大夫和护士们压产妇的肚子,将其肚子中的脏血压出来。之前听说也就压两到三次,但是我老婆被压了不下五次,后来有个护士交接班,在我们面前作秀般地又压了一次。每一次压都伴随着老婆低低的呻吟。

产妇在手术后要连续三天输液,主要是补充营养,防止在宫缩中出血。在母婴同室的病房中,要专门有人去盯着老婆输液,快没了的时候要去叫护士更换。有一次就是由于都去忙活孩子了,没有人去注意输液的老婆了,结果都快输没了才发现,等护士来了,采取了补救措施,我等还被护士申斥了一顿。

产妇在术后6小时可以喝水、枕枕头,排气前只能喝藕粉,排气后可以吃流食,术后48小时可以下地。老婆在术后不久就排气了,因此她的三餐就以小米粥和营养的汤类为主了。至于下地,则是逐步摸索的,先是在地上站站,然后在床的一侧来回踱步,再后来围着床转一圈,最后可以自己走到病房门口的厕所了。

孩子出生后,即按体重区分,老二较重,随母亲在产科病房居住,老大分量轻,则被分到了新生儿病房,即所谓的暖箱。

老二虽然每天以睡觉为主,但依然过着有规律的生活。

每天早上八点,到淋浴间洗个澡,换个衣服,然后等待他的是接近每隔三小时的喝奶。老二的生活是无忧无虑的,基本上做到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拉了有人换尿不湿的地步。但老二是有自己的规律的,饿的时候饭没来,就哭,大声的哭;饭来的时候没有饿,就紧逼嘴拒绝进食。

每天早上去洗澡,是老二最难受,也是最快乐的时光。在淋浴室里,老二被护士扒个精光,放到带有塑料袋套的盆里,这个盆也就是一般的洗脸盆那么大。头顶上约一米处有个水龙头,一股水流从天而降,浇在老二身上,老二隐忍不发。随即护士的双手借着水流在老二的身上搓来搓去,老二就不干了,嚎上了。护士不管这个,冲完后将老二放到一个高桌上,用一条毛巾,“使劲”将老大揉搓干净,随手放到电子称上,就像称一块猪肉,用笔记录下重量。最后穿好衣服,将红扑扑的老二交还给我们,老二的哭声才算停止,淡淡的享受的表情流露在嘴角间。

在我值夜班的一个晚上,老二进行了听力测试,更确切的说,是补测。因为老二在前一天的上午,在等待听力测试的时候,哭了,不具备测试的条件。晚上,在测试的房间里,同样是一张高桌,有人戏称其为案板,老二被侧身放在上面,将听力测试仪的探头伸进老二的耳朵里,很快在打印终端就将结果打印出来了。护士将老二翻了个身,测试另一个耳朵。老二没有哭,保证了测试的顺利进行和最终成功。测试之后,护士要验血型,在耳朵上扎了一针,这一针导致老二嚎啕不已,费了半天劲才哄过来。

老大在医院的生活我们不得而知,其状况只能通过每周三次的病情询问时间才能得知。在整个住院期间,我一共去问过两次情况,每次都是人挤人的热闹,搞得像新闻发布会似的。好在我家老大一切正常,没有让家里人太揪心。当我第三次来到新生儿病房时,就是接老大出院了。

老大在病房里过得怎样,可以通过其出院后第一天在家里的情况窥见一二。老大回到家的第一天,严格按照三小时一醒的规律生活,受到了全家人的交口称赞。看来,老大在医院过的是半军事化的生活。

手术后第五天,我老婆带着老二出院了,术后第六天,老大也被允许出院,回到了我们的大家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