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竞技高尔夫心理感悟随笔 |
分类: 大话高尔夫 |

读高尔夫专业的时候有运动心理学这门课,主要讲的是如何克服运动过程中的种种负面的心理因素,比如焦虑,犹豫不决,同时如何去培养正面的心理素质,比如自信,专注,乐观等等。我始终认为高尔夫是一种心智运动,心理因素的影响在整个运动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因为你的肌肉是靠你的意识来控制的,而在高尔夫挥杆这种十分精确的动作中,如果你的思维或情绪在挥杆的时候哪怕发生一点点地变化,很快就会反映到你的挥杆动作当中,于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打出的球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我也阅读了西方的一些关于高尔夫心理的书籍,感到大部分都是大同小异的。关键是要保持情绪的稳定和思路的冷静,有足够好的心理素质去避免外界的干扰和影响,始终如一的关注自己的打球,在打球过程中知道放松和休息,保持乐观的心态,打坏球后不气馁,打好球也不冲动,这样也就能够接近高尔夫心理的最佳状态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毕竟我们都是人而不是神。但如果你希望自己的高尔夫能够稳定或者进步的话,就必须要具备好的心理素质,对于任何体育运动都是一样的。
个人认为,高尔夫心理除了以上种种之外,我还想再加上一条,那就是激情。高尔夫是需要激情的,这种激情不是盲目的冲动,而是一种感情上的投入,一种忘我的境界,一种人和高尔夫的完美融合。也许有朋友觉得这种说法有些夸大,高尔夫就是一种休闲的运动而已。的确高尔夫和乒乓球羽毛球一样,都是体育运动,我还清晰的记着小的时候放学不回家,在学校里打乒乓球忘了吃饭一直到天黑,最后家长来学校找然后狠批的往事,也许很多朋友都有相似的经历,这就是激情。如果你曾经在练习场待了一整天练球,如果你曾经一天不知疲倦的打了36个洞,如果在突来的狂风暴雨中你还坚守在球场上,你也会明白什么是高尔夫的激情。
说到高尔夫球场上的激情,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孙海英,去年他和吕丽萍来新西兰演出,我陪他们打了一场球。那天的天气不是很好,一会儿一阵暴雨,我们都跑回车躲雨的时候,唯见孙海英还在果岭上推杆。在球场上他给人的感觉是旁若无人,不管是风雨交加,不管别人打好打坏,他总是沉浸在自己的打球中,乐在其中。我记得一个洞发完球我们两辆球车一前一后往球道上开,我在前面遇到一个下坡拐弯放慢了速度,这时只听见后面油门的轰鸣并伴随着女性的尖叫,一道白光从我身边越过,原来海英同志早已按耐不住性子决定超车了,可把车上的吕丽萍吓得花容失色。哈哈,最后雨过天晴,天空上出现了一道靓丽的彩虹,我们赶忙合影留念,一个美好的回忆。
有多大的付出就有多大的回报,凡事都是如此,高尔夫也不例外。如果你的球技总是无法进步的话,那么可以问问自己,你对高尔夫的激情有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