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竞技 |
分类: 大话高尔夫 |
看到博友唐夫子关于中国高尔夫的畅想,也很有同感。我认为中国高尔夫毕竟起步晚,基础薄弱,普及率低,相关设施和体制还不完善,这都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我们不能够闭门造车,而是应该主动采取拿来主义,一方面走出去,让那些有条件的选手去海外学习,一方面引进来,引进学习和吸收世界高尔夫先进国家的比赛,管理和技术。我想这也是诸多有识之士和相关部门正在或者已经着手进行的,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对此我还是很有信心的, 但肯定会是任重道远,道路漫长而又曲折。
最近阅读了一些书籍,和诸位高尔夫的前辈们进行神交,感受颇深。在高尔夫的历史上可以说英雄辈出后浪推前浪,不仅有现代的老虎和金熊,更有Ben Hogan, Bobby Jones等前辈,闪烁着不灭的光芒,他们每个人对于高尔夫都有自己独特的贡献并且推动这项运动不断向前发展。比如,Bobby Jones为我们展示了什么叫做挥杆节奏,Sam Snead则让我们知道了手部运动的规律,Byron Nelson强调了挥杆轨道的重要性,Ben Hogan演示了腿部在挥杆中的作用,Tom Watson让我们见识了什么是完美的短杆技术,Jack Nicklaus将球技和球道攻略完美结合,而老虎则把高尔夫推向极致,登上了神坛供万人膜拜,不一而足…
曾异想天开,如果把所有高手的优点都集于一身,应该就是最完美的挥杆天下无敌了吧。想的美但做起来难,因为第一,我们毕竟是人,高尔夫的挥杆是没有完美的,我们总是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也许用一生的时间,虽然有的人凭借自己的天赋和刻苦努力,可以更接近那个完美,但只要是人,就会有自己的不足之处,谁都一样。第二,高尔夫是一个个性化的运动,世界上没有两朵花是一模一样,伟大的高尔夫球手也是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很多时候我感觉某些特点是他们的天赋所致,是很难学来的,或者说也许他们的优点到了你身上反而会成为缺点,如果你看过Miller Barber, Calvin Peete, Eamonn Darcy等人的挥杆,知道的他们是大牌职业球星,不知道的也许会以为是教科书中错误挥杆的典型。
但是,在高尔夫中挥杆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和不适合的区别,也许一个人的挥杆看似很漂亮,但就是效果不佳,就是因为那种挥杆并不适合他。那些职业球手的挥杆不管姿势如何都是适合自己的,如果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挥杆肯定成为不了职业球手。那么怎么能够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挥杆呢,这个这也是我一直所思考的问题。
也许找一个和你身高体态相当的教练或者职业选手,去拷贝他们的动作,这是一种方法。但我觉得关键还是要敢于尝试,在成功和失败中去寻找答案。对于各位高尔夫大师们的挥杆方法和各种挥杆理论乃至小窍门都要采取开放的心态,首先要善于在学习中发现他们的共同点,比如他们在击球瞬间时的动作,以及上下杆的轨迹等等。其次对于他们各自不同的特点可以在实践中去体会,如果实际效果好就拿来我用,因为不管任何理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然,这是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和准备要走一些弯路的,因为如果没有尝过足够的饭菜,怎么能知道哪道菜是最合你的口味呢,小的时候没有摔过跟头,以后又怎么能健步如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