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首届上海中外无声电影展开幕式及其他
(2010-10-23 10:05:21)
标签:
孙瑜野玫瑰王人美金焰电影皇帝无声电影上海2010开幕式郑君里娱乐 |
分类: 无聊影话 |
1992年,第一届旧金山无声电影节开幕,经过十几年的耕耘,很快成为了美国最大的无声电影节。
2009年,旧金山无声电影节举办了向中国无声电影致敬的回顾展,其中放映了孙瑜导演、金焰、王人美、郑君里、韩兰根主演的《野玫瑰》(1932)。放映拷贝借自中国电影资料馆,现场有钢琴师和小提琴师配乐伴奏和同声翻译字幕,票价14美元,会员价12美元。
2009年7月11日,金焰的遗孀、我们敬爱的秦怡奶奶出席了在卡斯特罗戏院举行的放映会,她被这种现场伴奏放映默片的形式给迷住了。
2010年6月,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新闻手册上出现了一条“2010首届上海中外无声电影展”的发布会消息,询问了电影节的有关人士才知道这原来是上影集团在电影节举办期间的一个发布会,看了新闻稿之后,才知道秦怡奶奶为了纪念金焰诞辰100周年,不惜用了自己的积蓄,把旧金山无声电影节的项目移植到了10月的上海,一共放映6部无声电影,中美各三部。这显然是天大的喜讯,但从新闻稿和新闻发布会的处理来看,又觉得这个项目的执行在第一步就踏错了。
2010年10月前,介绍了两个对无声电影相当有研究的网友给媒体写关于无声电影的文章,这是媒体对秦怡奶奶这次活动的正面报道,但深入报道之下得来的消息令人吃惊:这个影展的单场票价的定价将超过金焰的年龄。虽然,这里面有高额的成本的问题(邀请乐师来中国是最大的费用),但这个定价都超过了旧金山,普通爱好者的接受度几乎要为零了。
影展预订为10月22-24举行,但到了10月12日,也就是开展前10天,媒体上还是一点动静也没有。不过,很快地,随着票价出台(单场120元人民币),舆论哗然,负面效应立显。更由于同档还有爱沙尼亚影展、西班牙影展、大声展、上海双年展、9分钟短片大赛获奖作品展、香港电影回顾展2010(同样是操作上问题多多的一个影展)等多个电影活动,先宣传者肯定领跑胜出,后宣传者甚至无宣传者,自然注定要杯具。
2010年10月19日,在上海影城大厅里等待《倩女幽魂》开场时,发现2010首届上海中外无声影片展的巨大展板上,居然在《神女》主演一栏里出现了金焰的名字,于是发微博想让某位与秦怡奶奶熟络的老师通知主办方修改一下,结果老师表示淡定。于是只能在午餐之后返回影城大厅,向单独在票房旁卖此次影展票的两位阿姨说了这个情况,希望她们能尽快通知主办方进行修改。
准备返回时,意外遇到了网友rounder,他利用午休时间特意过来买了三场的票,被他的热情所感动,并觉得挺惭愧和遗憾的。这其实应该是一个可以被操作得好的影展,但因为票价的关系,看来要与它再见了。
2010年10月21日,接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对方说当年曾参加过电影101工作室的放映活动,因此当有人送票给他的时候,就想到了应该转送给我们。在接到这个电话之后,豆瓣上也出现了另一个好心的送票人,有部分网友也抢到了免费的入场券。
2010年10月22日,经过了这个奇妙的转机,终于又一次出现在了上海影城,展板上《神女》的主演栏贴掉了金焰的名字,等待开幕。类似的宣传期失败的活动,开幕式也必冗长无趣,主持人以主持婚礼的心态,面对着全场不足三成的上座率(而保守的估计,这三成人群里,又有至少90%是拿着赠票进来的,因为在厕所里就有人扬言:今天我是来帮忙的,事后也有人在微博里说是来凑数的),笑盈盈地说:今天是周五,所以路上很堵,那些空着的座位,待会儿都会坐满的。领导和赞助商们一个个开始表演,英语控、地中海、五花八门,个个比周立波好笑一百倍。只希望上台合影的戴志康先生,能为这亏损的影展贴补多些,若只是如他所言“今天我带了不少朋友来捧场”,那就与他的身价太不符了。
最为爆笑的场景出现在了领导讲话之后,有一女一男两位歌手上台表演歌曲,其中某男身着戎装,唱到一半的时候居然走下台来,面对第一排的领导,边唱边行军礼,然后再与领导握手,这《站台》般的表演也殃及到了旧金山无声电影节的来宾和乐师,老美握着这位军人歌手的手,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
尴尬的1个小时终于过去了,《野玫瑰》开场了,观感如下:
1、这个拷贝来自于中国电影资料馆,可能是翻印拷贝,保存质量不很理想,未经过任何修复,放映期间多次对焦失误,造成一片模糊,但在其焦点清晰的情况下,可以欣赏到相当漂亮的摄影、青春可人的女主角王人美、高大英俊的金焰、初露头角的郑君里、搞笑天王韩兰根以及少量外景(可能是在联华摄影棚之外附近拍摄的街景)中1931年上海的风貌,准确放映比例下的上海影城一厅的超大银幕,光看这些已叫人神魂颠倒
2、这次重看,发现《野玫瑰》其实是相当重要的孙瑜作品,由于孙瑜此前的联华作品《故都春梦》、《野草闲花》没人看过,因此作为孙瑜作品的研究来说,这等于他联华时期的第一部作品
3、此片虽然不及此后的《小玩意》、《大路》有名,但在影片中已经包含了孙瑜此后作品的多个重要元素:城乡差异的对比、单纯的乐观主义、纯洁的男女友谊、健康自信的女主角、漂亮的移动镜头,尤其是移动镜头,简直是无处不在,上下、左右,可以看得出技术的限制以及孙瑜对移动镜头的向往,他甚至在金焰和富家女之间的简单对话中也要移动摄影机来突出人物的表情
4、这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运用升降机拍摄的电影,当金焰和王人美跟着郑君里来到弄堂里的住处时,镜头跟随着他们从底楼一直升到二楼、三楼直到晒台,体现出屋子小而人口多的状况,这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升降机镜头,孙瑜当年与一个同济大学毕业的技术员合力设计图纸,升降机高四丈,由五个工人手摇操作完成。这可能是《野玫瑰》最值得观看的一个镜头。
5、现场伴奏由一个钢琴师和一个小提琴师完成,两人边看谱边看银幕,为了让声画同步。有趣的是,在片尾参加义勇军抗日的段落中,配乐居然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旋律,老美大概是找不到更具代表性的中国式参战歌曲了。
6、现场放映期间,友情出席的很多老阿姨看得津津有味,不文明现象屡禁不止,婴儿在啼哭、青年在黑漆漆的环境下用亮闪闪的山寨手机发微博、中老年看到一半出门抽烟、各色男女的手机铃声此起彼伏,更在短暂的无声段落中传来了雄壮的鼾声,一切似乎真的回到了1932年这部电影首映时的上海。
7、影片放映结束,由于演职员表已在片头打完了,因此片尾“完”后就亮灯了,上海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曹xx,第一个站起来走向过道,他因此成为了我所见过了本场放映最无素质的观众。因为,此时,所有的观众,包括发微博的、打呼噜的、打手机的、老阿姨、小毛头、小青年、老头帮,都在鼓掌,虽然他们平时是不会鼓掌的,但这场放映是现场伴奏的啊,掌声是献给音乐家和翻译的。
8、《野玫瑰》的大银幕体验相当珍贵,因为香港21年前举行的轰动一时的孙瑜回顾展,都没放过这部电影。
附
一些琐事
1931年,孙瑜撰写《野玫瑰》前,从淮海路联华一厂的单身宿舍里搬到了常德路的大鹏坊的一个亭子间,那里成为了王人美、黎莉莉、聂耳、金焰的聚会之地。大鹏坊现在还找得到吗?
1931年9月,孙瑜写出了《野玫瑰》的剧本,但他想要加入到联华二厂,这样联华一厂只剩下了卜万苍一个导演,而二厂却有了孙瑜、蔡楚生、杨小仲、史东山等导演,这引起了罗明佑和黎民伟的不满。1951年,孙瑜因拍《武训传》而受到当朝天子批判,再无佳作问世,1990年去世。
金焰和王人美都是主演孙瑜的电影出道的,两人在1934年结为夫妻,抗战结束后离婚。金焰于1948年用借来的5根金条在上海买房,与秦怡结婚,王人美此后与叶浅予结婚。金焰1983年在上海去世,王人美1987年在北京去世。
《野玫瑰》也是郑君里的第一部主演电影。他此后的导演名作包括《一江春水向东流》、《乌鸦与麻雀》等。1969年被迫害致死。
2000年,孙瑜百年诞辰,全国唯一一个纪念孙瑜百年的活动由电影101工作室操办,孙瑜的后人悉数到场,现场放映了《大路》。
金焰的外孙女叫朴圭媛,是一个有着两个孩子的韩国家庭主妇,她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四处走访,写出了《寻找我的外公:中国电影皇帝金焰》一书,获得韩国民音社首届“年度纪实文学”金奖,2006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此书的中文版(朴女士也出席了本届无声电影展的开幕式)。在这个中文版的第267页“沉痛悼念金焰同志”一文中,错误地把金焰的出生年份“1910年”写成了“1901年”,这是这个城市和这个出版社的重大耻辱,甚至在第二版中都未能得到修正。
2009年,旧金山无声电影节举办了向中国无声电影致敬的回顾展,其中放映了孙瑜导演、金焰、王人美、郑君里、韩兰根主演的《野玫瑰》(1932)。放映拷贝借自中国电影资料馆,现场有钢琴师和小提琴师配乐伴奏和同声翻译字幕,票价14美元,会员价12美元。
2009年7月11日,金焰的遗孀、我们敬爱的秦怡奶奶出席了在卡斯特罗戏院举行的放映会,她被这种现场伴奏放映默片的形式给迷住了。
2010年6月,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新闻手册上出现了一条“2010首届上海中外无声电影展”的发布会消息,询问了电影节的有关人士才知道这原来是上影集团在电影节举办期间的一个发布会,看了新闻稿之后,才知道秦怡奶奶为了纪念金焰诞辰100周年,不惜用了自己的积蓄,把旧金山无声电影节的项目移植到了10月的上海,一共放映6部无声电影,中美各三部。这显然是天大的喜讯,但从新闻稿和新闻发布会的处理来看,又觉得这个项目的执行在第一步就踏错了。
2010年10月前,介绍了两个对无声电影相当有研究的网友给媒体写关于无声电影的文章,这是媒体对秦怡奶奶这次活动的正面报道,但深入报道之下得来的消息令人吃惊:这个影展的单场票价的定价将超过金焰的年龄。虽然,这里面有高额的成本的问题(邀请乐师来中国是最大的费用),但这个定价都超过了旧金山,普通爱好者的接受度几乎要为零了。
影展预订为10月22-24举行,但到了10月12日,也就是开展前10天,媒体上还是一点动静也没有。不过,很快地,随着票价出台(单场120元人民币),舆论哗然,负面效应立显。更由于同档还有爱沙尼亚影展、西班牙影展、大声展、上海双年展、9分钟短片大赛获奖作品展、香港电影回顾展2010(同样是操作上问题多多的一个影展)等多个电影活动,先宣传者肯定领跑胜出,后宣传者甚至无宣传者,自然注定要杯具。
2010年10月19日,在上海影城大厅里等待《倩女幽魂》开场时,发现2010首届上海中外无声影片展的巨大展板上,居然在《神女》主演一栏里出现了金焰的名字,于是发微博想让某位与秦怡奶奶熟络的老师通知主办方修改一下,结果老师表示淡定。于是只能在午餐之后返回影城大厅,向单独在票房旁卖此次影展票的两位阿姨说了这个情况,希望她们能尽快通知主办方进行修改。
准备返回时,意外遇到了网友rounder,他利用午休时间特意过来买了三场的票,被他的热情所感动,并觉得挺惭愧和遗憾的。这其实应该是一个可以被操作得好的影展,但因为票价的关系,看来要与它再见了。
2010年10月21日,接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对方说当年曾参加过电影101工作室的放映活动,因此当有人送票给他的时候,就想到了应该转送给我们。在接到这个电话之后,豆瓣上也出现了另一个好心的送票人,有部分网友也抢到了免费的入场券。
2010年10月22日,经过了这个奇妙的转机,终于又一次出现在了上海影城,展板上《神女》的主演栏贴掉了金焰的名字,等待开幕。类似的宣传期失败的活动,开幕式也必冗长无趣,主持人以主持婚礼的心态,面对着全场不足三成的上座率(而保守的估计,这三成人群里,又有至少90%是拿着赠票进来的,因为在厕所里就有人扬言:今天我是来帮忙的,事后也有人在微博里说是来凑数的),笑盈盈地说:今天是周五,所以路上很堵,那些空着的座位,待会儿都会坐满的。领导和赞助商们一个个开始表演,英语控、地中海、五花八门,个个比周立波好笑一百倍。只希望上台合影的戴志康先生,能为这亏损的影展贴补多些,若只是如他所言“今天我带了不少朋友来捧场”,那就与他的身价太不符了。
最为爆笑的场景出现在了领导讲话之后,有一女一男两位歌手上台表演歌曲,其中某男身着戎装,唱到一半的时候居然走下台来,面对第一排的领导,边唱边行军礼,然后再与领导握手,这《站台》般的表演也殃及到了旧金山无声电影节的来宾和乐师,老美握着这位军人歌手的手,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
尴尬的1个小时终于过去了,《野玫瑰》开场了,观感如下:
1、这个拷贝来自于中国电影资料馆,可能是翻印拷贝,保存质量不很理想,未经过任何修复,放映期间多次对焦失误,造成一片模糊,但在其焦点清晰的情况下,可以欣赏到相当漂亮的摄影、青春可人的女主角王人美、高大英俊的金焰、初露头角的郑君里、搞笑天王韩兰根以及少量外景(可能是在联华摄影棚之外附近拍摄的街景)中1931年上海的风貌,准确放映比例下的上海影城一厅的超大银幕,光看这些已叫人神魂颠倒
2、这次重看,发现《野玫瑰》其实是相当重要的孙瑜作品,由于孙瑜此前的联华作品《故都春梦》、《野草闲花》没人看过,因此作为孙瑜作品的研究来说,这等于他联华时期的第一部作品
3、此片虽然不及此后的《小玩意》、《大路》有名,但在影片中已经包含了孙瑜此后作品的多个重要元素:城乡差异的对比、单纯的乐观主义、纯洁的男女友谊、健康自信的女主角、漂亮的移动镜头,尤其是移动镜头,简直是无处不在,上下、左右,可以看得出技术的限制以及孙瑜对移动镜头的向往,他甚至在金焰和富家女之间的简单对话中也要移动摄影机来突出人物的表情
4、这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运用升降机拍摄的电影,当金焰和王人美跟着郑君里来到弄堂里的住处时,镜头跟随着他们从底楼一直升到二楼、三楼直到晒台,体现出屋子小而人口多的状况,这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升降机镜头,孙瑜当年与一个同济大学毕业的技术员合力设计图纸,升降机高四丈,由五个工人手摇操作完成。这可能是《野玫瑰》最值得观看的一个镜头。
5、现场伴奏由一个钢琴师和一个小提琴师完成,两人边看谱边看银幕,为了让声画同步。有趣的是,在片尾参加义勇军抗日的段落中,配乐居然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旋律,老美大概是找不到更具代表性的中国式参战歌曲了。
6、现场放映期间,友情出席的很多老阿姨看得津津有味,不文明现象屡禁不止,婴儿在啼哭、青年在黑漆漆的环境下用亮闪闪的山寨手机发微博、中老年看到一半出门抽烟、各色男女的手机铃声此起彼伏,更在短暂的无声段落中传来了雄壮的鼾声,一切似乎真的回到了1932年这部电影首映时的上海。
7、影片放映结束,由于演职员表已在片头打完了,因此片尾“完”后就亮灯了,上海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曹xx,第一个站起来走向过道,他因此成为了我所见过了本场放映最无素质的观众。因为,此时,所有的观众,包括发微博的、打呼噜的、打手机的、老阿姨、小毛头、小青年、老头帮,都在鼓掌,虽然他们平时是不会鼓掌的,但这场放映是现场伴奏的啊,掌声是献给音乐家和翻译的。
8、《野玫瑰》的大银幕体验相当珍贵,因为香港21年前举行的轰动一时的孙瑜回顾展,都没放过这部电影。
附
一些琐事
1931年,孙瑜撰写《野玫瑰》前,从淮海路联华一厂的单身宿舍里搬到了常德路的大鹏坊的一个亭子间,那里成为了王人美、黎莉莉、聂耳、金焰的聚会之地。大鹏坊现在还找得到吗?
1931年9月,孙瑜写出了《野玫瑰》的剧本,但他想要加入到联华二厂,这样联华一厂只剩下了卜万苍一个导演,而二厂却有了孙瑜、蔡楚生、杨小仲、史东山等导演,这引起了罗明佑和黎民伟的不满。1951年,孙瑜因拍《武训传》而受到当朝天子批判,再无佳作问世,1990年去世。
金焰和王人美都是主演孙瑜的电影出道的,两人在1934年结为夫妻,抗战结束后离婚。金焰于1948年用借来的5根金条在上海买房,与秦怡结婚,王人美此后与叶浅予结婚。金焰1983年在上海去世,王人美1987年在北京去世。
《野玫瑰》也是郑君里的第一部主演电影。他此后的导演名作包括《一江春水向东流》、《乌鸦与麻雀》等。1969年被迫害致死。
2000年,孙瑜百年诞辰,全国唯一一个纪念孙瑜百年的活动由电影101工作室操办,孙瑜的后人悉数到场,现场放映了《大路》。
金焰的外孙女叫朴圭媛,是一个有着两个孩子的韩国家庭主妇,她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四处走访,写出了《寻找我的外公:中国电影皇帝金焰》一书,获得韩国民音社首届“年度纪实文学”金奖,2006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此书的中文版(朴女士也出席了本届无声电影展的开幕式)。在这个中文版的第267页“沉痛悼念金焰同志”一文中,错误地把金焰的出生年份“1910年”写成了“1901年”,这是这个城市和这个出版社的重大耻辱,甚至在第二版中都未能得到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