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解:《红菱艳》修复版

(2010-08-19 08:20:44)
标签:

红菱艳

邱岳峰

bluray

电影基金会

斯科西斯

修复版

戛纳

娱乐

分类: 无聊碟话

2009年5月,《红菱艳》(The Red Shoes)这部1948年的经典作,在时隔60年后,以全新修复版的面貌踏上了戛纳的红地毯。
图解:《红菱艳》修复版

“修复版”首映式上群星璀璨,包括李安、蒂尔达·斯温顿等名流悉数出席。其中有一个人的名字与本片最为息息相关,他就是影片的“头号粉丝”兼“修复第一功臣” 马丁·斯科西斯。


《红菱艳》源自于安徒生童话《红舞鞋》,讲述女主角佩姬是爱芭蕾舞如生命的舞蹈家,因排演莱蒙托夫芭蕾舞团的《红菱艳》而走红,但在爱情与事业之间无从抉择,最终酿成悲剧。
图解:《红菱艳》修复版

剧本原是导演普莱斯伯格在1937年写给亚历山大·柯达(英国第一位受封为骑士的电影导演)的,为了取悦他的未婚妻梅勒·奥本隆(《呼啸山庄》1939),但拖了很长时间,甚至两人都离婚了,柯达还是没拍此片。于是普莱斯伯格和搭档迈克尔·鲍威尔合改了剧本,将重心放在了芭蕾舞演出上。

影片大量使用了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的演员,其中包括罗伯特·汉普曼(他也是《红菱艳》的排舞指导),而女主角莫伊拉·谢勒也是芭蕾舞演员。由于影片中间有段长达15分钟、动用了53位舞者,令全世界为之惊艳的芭蕾舞,因此鲍威尔坚持让真正的舞蹈演员来扮演主角。莫伊拉·谢勒5岁开始接受芭蕾舞训练,此后师从俄罗斯芭蕾大师尼古拉斯·莱加特,她在本片中不仅舞技精湛,演技也出神入化。

不过这部艺术性和可看性极高的高雅之作一开始并没有获得票房成功,它的出品公司Rank Organisation此时正因为大片《恺撒与埃及艳后》的票房失利而无资金投入到其他影片的宣传之中,而影片在美国也仅在有限的几家电影院上映。但却口碑盛传,最后神奇地连映110周,令美国发行方环球公司乐开了花,1951年,环球公司宣布此片成为在北美票房最高的英国电影。影片在奥斯卡上获得了最佳配乐和最佳美术指导两项大奖。《红菱艳》也曾由上海电影译制片厂译配在中国公映,配音大师邱岳峰通过对“芭蕾魔鬼”莱蒙托夫的成功塑造,把配音变成了艺术。
图解:《红菱艳》修复版



早在童年时代,马丁就对本片情有独钟,9岁和父亲在布鲁克林音乐学院剧场的观影体验令他至今难以忘怀。片中充溢波希米亚风的幕后世界,为艺术献身的狂热情感,以及男演员安东·沃尔布鲁克对“艺术暴君”莱蒙托夫形神兼备的刻画,都在马丁的心中埋下了根。他的这一热情历经数十载而不变,不仅自己的许多作品都带有《红菱艳》的印痕,所收藏的影片资料还被作为特别花絮收入在“CC版”的DVD中(他认为此片和雷诺阿的《大河》是电影史上最美的两部彩色片)。而在此番规模浩大的修复中,马丁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

除了在“斯科西斯最爱影片榜”上占据第一外,《红菱艳》在他的“亟待修复影片榜”中也高居榜首。作为一部60高龄,采用现已过时的特艺彩色制作的影片,《红菱艳》确实已到了非修复不可的地步。在DVD时代,此片已先后出过标准CC版、Carlton英国二区版和华纳双碟版三个版本。

其中CC版于1999年5月18日发行
图解:《红菱艳》修复版
花絮收录杰瑞米·艾恩斯(《虎胆龙威3》)朗读的鲍威尔和普莱斯伯格撰写的根据安徒生童话改编的小说、马丁·斯科西斯的引言、图片集、与正片相比较的动画版

Carlton英国二区版于2002年5月21日发行
图解:《红菱艳》修复版
花絮收录23分钟的幕后制作纪录片、15分钟的芭蕾舞短片、图片集。

华纳版则是法国华纳分公司于2006年4月4日发行
图解:《红菱艳》修复版
第一碟收录正片和导演塔瓦尼埃的引言(6分41)。第二碟是单独的花絮碟,收录11分钟纪录片《回忆鲍威尔》、17分钟纪录片、Carlton的23分钟幕后制作纪录片,随碟附赠一本44页的小册子。

这三个版本的画质都不如人意。CC版色调偏红,Carlton版曝光过度,华纳版亮度过暗、饱和度欠佳。随着蓝光时代的到来,同时也为了恢复自己钟爱影片的往昔容颜,斯科西斯亲自上阵。他不仅联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影音资料馆展开规模庞大,耗资甚巨的修复工作,还通过自己创办的“电影基金会”为本次修复提供了大量资金,一场耗时2年半的修复工程就此拉开了序幕。



整个修复工作从2006年起至2009年结束,期间经历重重困难,据修复负责人Robert Gitt介绍,虽然影片的原始底片从6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挺了过来,但却受损严重。不仅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胶片收缩,还遭到大面积的化学污染。胶片上划痕道道、污渍点点,有些部分甚至都起了霉斑。

修复工作者先以4k的分辨率将底片上的每一帧画面都扫描进电脑,再通过电脑将画面上的污点清除,最后输出数码母带。对《红菱艳》这类特艺彩色影片来说,因为其底片有“黄、青、红”三组,因此长度是其它电影的三倍。《红菱艳》的扫描总帧数达到了惊人的579000帧!一帧一帧地进行修复,不仅费时费力,更需要资金的保障,多亏斯科西斯的“电影基金会”解决了资金方面的后顾之忧,加上大量的修复工作由相对低酬的印度数码工作室来完成,本片才得以顺利完成修复工作。

虽然修复方法采用了数码技术,但修复后的影片并未被数码元素所破坏。影片的色彩、颗粒感等仍保留着1940年代电影的“原始”质感。因为数码修复的宗旨并非将画面修复得清晰无比,而是尽可能模拟出当年的放映效果和画面质感。

在戛纳首映后两个月,修复版《红菱艳》由英国的ITV Video出版了B区版蓝光
图解:《红菱艳》修复版
花絮方面,保留了Carlton公司的两个纪录片、图片集、预告片,也加入了全新的2009年戛纳电影节上马丁·斯科西斯的引言和塞尔玛·史努梅克(鲍威尔的遗孀,也是斯科西斯长期合作的剪辑师)的答谢词。


这套碟最大的问题在于锁区码,对于广大的华语地区和美加地区观众来说,2010年7月,标准公司发行的蓝光,才是最佳选择。
图解:《红菱艳》修复版

虽然时隔一年,而且封面设计也不尽如人意,但标准公司这套蓝光在画面上有着更上一层楼的表现。不仅容量从英国ITV版的BD25跃升至BD50,花絮方面除了保留标准版DVD的花絮外,还移植了ITV的若干个全新花絮,令其在正片和花絮上都做到了目前最佳。
图解:《红菱艳》修复版

图解:《红菱艳》修复版
2010年8月上海最热的某天下午,坐在家里静静地把标准版《红菱艳》中那华彩绚烂的15分钟芭蕾舞场面反复观看了5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