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或10年

标签:
李国修莎姆雷特人生鸟鸟闵行城市剧院宜兰贵斯上海演出文化 |
分类: 电影101工作室的故事 |
2004年,康熙来了元年,他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了李国修。
1999年春,一个复旦的女孩曾借给他一大包CD,其中就有《那一夜,我们说相声》的录音。这卷录音,并非很多人从VCD和DVD上看到的李立群和冯翊纲的《那一夜》1993版,而是1985年表演工作坊第一版《那一夜》的录音版,那个时候大概因为载体的关系,只出了录音带,几经转折,这卷录音带烧录成CD到了他的手上。
1999年秋,他因为意外的机缘,成为了表演工作坊在上海第一次向社会公众公开进行宣传的组织者,于是他手上有了两个版本《那一夜》,一个是由表演工作坊提供展映的VCD版,一个是借来的CD版。于是,有一个戏剧界的好朋友告诉他:关于李国修和赖声川的一段往事。在了解的那段往事之后,他就想要看李国修的戏,但没有机会。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聆听《那一夜》的CD。
2004年,李国修为了他的新书《人生鸟鸟》而上了《康熙来了》,于是他第一次看到了李国修,聆听李国修的故事,关于他的屏风剧场,关于他在舞台上每天晚上如受酷刑的《女儿红》,深深感动。看完之后,他就上网查了这本书的书名和定价,想着要以买一本书的方式来表达对李国修和屏风表演班的支持。
从2004到2009,中间不是没有机会可以买到《人生鸟鸟》,但都因为不同的原因而无法完成,淘宝上也有卖家出售,但他还是希望在台北买到它。2009年,上海与台北直航通航,在好朋友S的帮助下,他终于托人在台北的书店里买到了《人生鸟鸟》,翻开书页,原来这已是2004年6月第五刷了。这本书在那家书店里躺了5年,就是为了飘洋过海。
《人生鸟鸟》买到之后,他居然没怎么看,就直接放在了书橱里。也许是事情太多而找不到一个时间安安静静地读。半年之后的一次早餐中,他看到《东方早报》刊登李国修将率领屏风表演班来上海演出《莎姆雷特》的消息,想到这心愿终于可了了。
演出定在12月10、11、12三天,地点是闵行都市路4889号城市剧院。这是一个陌生的剧院,而且地点比较偏远,他很快就制定了方案:不用提前买票,因为卖不掉那么多票,现场可能会有退票,假如没有退票也可以直接购买,只要选择一个非休息日即可。
选了12月10首演日,但因为临时有事而定在了12月11。12月10晚,他想着是否要在看完演出之后去后台向李国修表达一下敬仰之情,怎么去?他从书橱里拿出了《人生鸟鸟》,想着这是一个进阶的道具,又想着还没看过这本书,于是就坐下看起来。
在没有买到《人生鸟鸟》之前,他曾想象过书里的内容,可能会是李国修的舞台生涯以及人生感悟之类的,但看了之后才发现原来就是李国修在一些杂志报刊上的专栏文章的汇总,谈及的话题并非人生哲理,而是生活点滴,写他的初恋、梦想、孩子等等,其中写他当兵那段,大陆读者看来也会有啼笑皆非的感触。
《人生鸟鸟》很快读完了,24小时之后,12月11日星期五的晚上18:30,他在演出开场前45分钟赶到了闵行城市剧院。门口冷冷清清,有两个中年男子抽烟聊天。大海报确实有《莎姆雷特》的,但在关键的部位写着“12月12”的字样,难道是撤成一场了?他走向了入口,保安拦住了他问有事吗?他说今晚是否有演出?保安说没有,只有明天有。他说你们在订票网站上的广告都写着是三天演出,怎么变成一天了?是否可以说明情况。
保安将他引到了两个吸烟的男子面前,其中一个说因为出票不好,所以三天演出改成了周六一场,因为周六已经安排了事情,他想肯定是看不到李国修的演出了,于是他问了两个吸烟的男子,剧团来了吗?是否可以见一见李国修?男子告诉了他地址,于是谢过之后他乘坐了地铁在19:40赶到了广东路138号宜兰贵斯酒店。
酒店的大堂小姐热情地接待了他,打去李国修的房间以及其他演员的房间均无人接听,应该都出门了。他坐在大堂里想了10分钟,感觉李国修他们应该去吃饭了,然后就去外滩逛逛吧,应该很晚回来了,明天还要演出,算了。他请大堂小姐转交一张留有电话的纸条给李国修,离开酒店回家。
23:12,他的手机响起,李国修按照纸条上的电话打来了。他自我介绍了一番后对李国修说:想看你的戏,是5年来的心愿,虽然实现不了,但听到你的声音,也心满意足了。祝演出成功。
1999年春,一个复旦的女孩曾借给他一大包CD,其中就有《那一夜,我们说相声》的录音。这卷录音,并非很多人从VCD和DVD上看到的李立群和冯翊纲的《那一夜》1993版,而是1985年表演工作坊第一版《那一夜》的录音版,那个时候大概因为载体的关系,只出了录音带,几经转折,这卷录音带烧录成CD到了他的手上。
1999年秋,他因为意外的机缘,成为了表演工作坊在上海第一次向社会公众公开进行宣传的组织者,于是他手上有了两个版本《那一夜》,一个是由表演工作坊提供展映的VCD版,一个是借来的CD版。于是,有一个戏剧界的好朋友告诉他:关于李国修和赖声川的一段往事。在了解的那段往事之后,他就想要看李国修的戏,但没有机会。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聆听《那一夜》的CD。
2004年,李国修为了他的新书《人生鸟鸟》而上了《康熙来了》,于是他第一次看到了李国修,聆听李国修的故事,关于他的屏风剧场,关于他在舞台上每天晚上如受酷刑的《女儿红》,深深感动。看完之后,他就上网查了这本书的书名和定价,想着要以买一本书的方式来表达对李国修和屏风表演班的支持。

从2004到2009,中间不是没有机会可以买到《人生鸟鸟》,但都因为不同的原因而无法完成,淘宝上也有卖家出售,但他还是希望在台北买到它。2009年,上海与台北直航通航,在好朋友S的帮助下,他终于托人在台北的书店里买到了《人生鸟鸟》,翻开书页,原来这已是2004年6月第五刷了。这本书在那家书店里躺了5年,就是为了飘洋过海。
《人生鸟鸟》买到之后,他居然没怎么看,就直接放在了书橱里。也许是事情太多而找不到一个时间安安静静地读。半年之后的一次早餐中,他看到《东方早报》刊登李国修将率领屏风表演班来上海演出《莎姆雷特》的消息,想到这心愿终于可了了。
演出定在12月10、11、12三天,地点是闵行都市路4889号城市剧院。这是一个陌生的剧院,而且地点比较偏远,他很快就制定了方案:不用提前买票,因为卖不掉那么多票,现场可能会有退票,假如没有退票也可以直接购买,只要选择一个非休息日即可。
选了12月10首演日,但因为临时有事而定在了12月11。12月10晚,他想着是否要在看完演出之后去后台向李国修表达一下敬仰之情,怎么去?他从书橱里拿出了《人生鸟鸟》,想着这是一个进阶的道具,又想着还没看过这本书,于是就坐下看起来。
在没有买到《人生鸟鸟》之前,他曾想象过书里的内容,可能会是李国修的舞台生涯以及人生感悟之类的,但看了之后才发现原来就是李国修在一些杂志报刊上的专栏文章的汇总,谈及的话题并非人生哲理,而是生活点滴,写他的初恋、梦想、孩子等等,其中写他当兵那段,大陆读者看来也会有啼笑皆非的感触。
《人生鸟鸟》很快读完了,24小时之后,12月11日星期五的晚上18:30,他在演出开场前45分钟赶到了闵行城市剧院。门口冷冷清清,有两个中年男子抽烟聊天。大海报确实有《莎姆雷特》的,但在关键的部位写着“12月12”的字样,难道是撤成一场了?他走向了入口,保安拦住了他问有事吗?他说今晚是否有演出?保安说没有,只有明天有。他说你们在订票网站上的广告都写着是三天演出,怎么变成一天了?是否可以说明情况。
保安将他引到了两个吸烟的男子面前,其中一个说因为出票不好,所以三天演出改成了周六一场,因为周六已经安排了事情,他想肯定是看不到李国修的演出了,于是他问了两个吸烟的男子,剧团来了吗?是否可以见一见李国修?男子告诉了他地址,于是谢过之后他乘坐了地铁在19:40赶到了广东路138号宜兰贵斯酒店。
酒店的大堂小姐热情地接待了他,打去李国修的房间以及其他演员的房间均无人接听,应该都出门了。他坐在大堂里想了10分钟,感觉李国修他们应该去吃饭了,然后就去外滩逛逛吧,应该很晚回来了,明天还要演出,算了。他请大堂小姐转交一张留有电话的纸条给李国修,离开酒店回家。
23:12,他的手机响起,李国修按照纸条上的电话打来了。他自我介绍了一番后对李国修说:想看你的戏,是5年来的心愿,虽然实现不了,但听到你的声音,也心满意足了。祝演出成功。
后一篇:华录2010年第一张蓝光《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