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开拓史》全汉化的蓝光

标签:
西部开拓史约翰福特约翰韦恩格利高里派克米高梅华纳蓝光bluray |
分类: 无聊碟话 |
书接上回
进入1960年代,也就是新艺拉玛问世10周年之际,劳埃尔·托马斯建议其他制片公司用新艺拉玛的格式拍摄剧情片(这有点像克里斯多夫·诺兰用IMAX拍摄《黑暗骑士》一样),米高梅公司在托马斯的建议下决定投拍《西部开拓史》。
由于三台摄影机同时拍摄,而且灯光布景等因为画幅的增宽(2.59:1)也随之改变,因此制作成本大大增加。米高梅最终砸下去了1500万美元。影片以1839-1889年为背景,讲述了普莱斯考兹一家四代在西部开拓的故事。
影片幕前幕后都是豪华阵容,光导演就有四人,分别是:约翰·福特(不用多介绍了,《关山飞渡》、《青山翠谷》等无数名片的金像奖大导演)、乔治·马歇尔(《假父真情》)、亨利·哈塞维(《大地惊雷》)、理查德·索普(《圆桌武士》)。
演员方面更是全明星阵容:李·考布(《码头风云》)、亨利·方达(《愤怒的葡萄》)、格里高利·派克(《罗马假日》)、黛比·雷诺兹(《雨中曲》)、詹姆斯·史都华(《后窗》,他扮演的那个角色原定由贾利·古柏出演,但因为古柏在开拍前去世了,因此史都华只能来救场)、伊莱·沃勒克(《独行侠决斗地狱门》)、约翰·韦恩(《搜索者》)、理查德·威德马克(《四海本色》)、斯宾塞·屈赛(《猜一猜,谁来吃晚餐》,由于身体欠佳,因此他只能在本片中担任旁白)等等。除此之外,群众演员超过了12000人,其中包括大量的印第安人。

影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河流》、第二章《平原》、第三章《内战》、第四章《铁路》、第五章《不法之徒》。
《西部开拓史》是电影史上第一部新艺拉玛拍摄的剧情片,由于同时用到了三架摄影机,因此整部电影无法拍摄特写,而且为了避免穿帮,在拍摄对话镜头、演员说台词时,演对手戏的演员的眼睛要看向对方眼睛内侧三分之一处才能不穿帮。因为摄影机庞大,因此在拍摄火车枪战时出现了意外,替身演员鲍勃·摩根在时速30英里的火车上受伤,最终失去了一条腿和一只眼睛。
影片上映之后,在全球收获5000万美元票房,并获得奥斯卡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最佳原创剧本三项大奖。但因为制作成本高,拍摄困难大等问题,新艺拉玛进入剧情片拍摄的做法被叫停。除了《西部开拓史》之外,只有《格林兄弟的奇妙世界》也是用新艺拉玛拍摄的。
1963年,新艺拉玛的新投资人里斯尼出现了严重的财务问题,观众也渐渐厌倦了反复观看风光片为主的新艺拉玛电影,此后的宽银幕影院也越来越多,新艺拉玛最终改成了用新艺拉玛的银幕,放映普通单镜头拍摄的宽银幕电影来维持收入(比如《2001漫游太空》就曾在新艺拉玛戏院放映过)。新艺拉玛公司也随后被各种不同的投资人买来卖去,至今,新艺拉玛仅在一些诸如嘉年华之类的场合才做放映。
米高梅公司曾发行过《西部开拓史》的DVD,画面为2.40:1不可变形宽屏(此片因为画幅太大,所以是少数的也许是唯一的没有被制成4:3画面在电视上播映的影片,假如做成4:3,那画面会损失65%左右),花絮收录15分钟幕后制作短片。由于影片是三块大银幕合并而成的,因此做成不可变宽屏,人的脸根本看不清楚。华纳公司也发行过类似配置的版本。华纳公司随即开始对影片进行数码修复,制作人员用2k修复,6k母带输出,最大程度上都影片进行了还原。
2008年9月9日,《西部开拓史》蓝光正式发行,这套美国A区版从正片到评论音轨到动态花絮全部携带了官方中文字幕,满足了华语地区影迷的需求,喜欢经典老电影的朋友绝对值得出手。蓝光的外包装归于华纳的蓝光+书系列,24全彩印刷的画册详细介绍了新艺拉玛和《西部开拓史》的制作,并附有大量精美的海报、剧照。

第一碟收录的是全新修复的正片,制成了可变宽屏2.89:1,这笔新艺拉玛的标准比例2.59:1还要宽。画质修复令人满意,除了有几处地方明显看得出三块银幕拼接的痕迹,大部分场面,三块银幕都拼接得天衣无缝。第一碟的花絮收录的是86分钟纪录片《新艺拉玛大冒险》,回顾了新艺拉玛从诞生到没落的历史。正片还附有这个纪录片的导演大卫·史楚梅尔、新艺拉玛摄影师约翰·斯汀格、电影史学家鲁迪·布摩尔、音乐史学家乔·布林甘姆以及特技演员劳伦·詹姆斯共同担任的评论音轨。
第二碟是非常独特的,它收录了一个模拟新艺拉玛的弧形版的正片,称之为Smilebox版。让现代的观众体验一下当年戏院里观看新艺拉玛的感觉。两者在画面质量上相差不多,Smilebox更接近当年观看的戏院效果。

进入1960年代,也就是新艺拉玛问世10周年之际,劳埃尔·托马斯建议其他制片公司用新艺拉玛的格式拍摄剧情片(这有点像克里斯多夫·诺兰用IMAX拍摄《黑暗骑士》一样),米高梅公司在托马斯的建议下决定投拍《西部开拓史》。
由于三台摄影机同时拍摄,而且灯光布景等因为画幅的增宽(2.59:1)也随之改变,因此制作成本大大增加。米高梅最终砸下去了1500万美元。影片以1839-1889年为背景,讲述了普莱斯考兹一家四代在西部开拓的故事。
影片幕前幕后都是豪华阵容,光导演就有四人,分别是:约翰·福特(不用多介绍了,《关山飞渡》、《青山翠谷》等无数名片的金像奖大导演)、乔治·马歇尔(《假父真情》)、亨利·哈塞维(《大地惊雷》)、理查德·索普(《圆桌武士》)。
演员方面更是全明星阵容:李·考布(《码头风云》)、亨利·方达(《愤怒的葡萄》)、格里高利·派克(《罗马假日》)、黛比·雷诺兹(《雨中曲》)、詹姆斯·史都华(《后窗》,他扮演的那个角色原定由贾利·古柏出演,但因为古柏在开拍前去世了,因此史都华只能来救场)、伊莱·沃勒克(《独行侠决斗地狱门》)、约翰·韦恩(《搜索者》)、理查德·威德马克(《四海本色》)、斯宾塞·屈赛(《猜一猜,谁来吃晚餐》,由于身体欠佳,因此他只能在本片中担任旁白)等等。除此之外,群众演员超过了12000人,其中包括大量的印第安人。

影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河流》、第二章《平原》、第三章《内战》、第四章《铁路》、第五章《不法之徒》。
《西部开拓史》是电影史上第一部新艺拉玛拍摄的剧情片,由于同时用到了三架摄影机,因此整部电影无法拍摄特写,而且为了避免穿帮,在拍摄对话镜头、演员说台词时,演对手戏的演员的眼睛要看向对方眼睛内侧三分之一处才能不穿帮。因为摄影机庞大,因此在拍摄火车枪战时出现了意外,替身演员鲍勃·摩根在时速30英里的火车上受伤,最终失去了一条腿和一只眼睛。
影片上映之后,在全球收获5000万美元票房,并获得奥斯卡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最佳原创剧本三项大奖。但因为制作成本高,拍摄困难大等问题,新艺拉玛进入剧情片拍摄的做法被叫停。除了《西部开拓史》之外,只有《格林兄弟的奇妙世界》也是用新艺拉玛拍摄的。
1963年,新艺拉玛的新投资人里斯尼出现了严重的财务问题,观众也渐渐厌倦了反复观看风光片为主的新艺拉玛电影,此后的宽银幕影院也越来越多,新艺拉玛最终改成了用新艺拉玛的银幕,放映普通单镜头拍摄的宽银幕电影来维持收入(比如《2001漫游太空》就曾在新艺拉玛戏院放映过)。新艺拉玛公司也随后被各种不同的投资人买来卖去,至今,新艺拉玛仅在一些诸如嘉年华之类的场合才做放映。
米高梅公司曾发行过《西部开拓史》的DVD,画面为2.40:1不可变形宽屏(此片因为画幅太大,所以是少数的也许是唯一的没有被制成4:3画面在电视上播映的影片,假如做成4:3,那画面会损失65%左右),花絮收录15分钟幕后制作短片。由于影片是三块大银幕合并而成的,因此做成不可变宽屏,人的脸根本看不清楚。华纳公司也发行过类似配置的版本。华纳公司随即开始对影片进行数码修复,制作人员用2k修复,6k母带输出,最大程度上都影片进行了还原。
2008年9月9日,《西部开拓史》蓝光正式发行,这套美国A区版从正片到评论音轨到动态花絮全部携带了官方中文字幕,满足了华语地区影迷的需求,喜欢经典老电影的朋友绝对值得出手。蓝光的外包装归于华纳的蓝光+书系列,24全彩印刷的画册详细介绍了新艺拉玛和《西部开拓史》的制作,并附有大量精美的海报、剧照。

第一碟收录的是全新修复的正片,制成了可变宽屏2.89:1,这笔新艺拉玛的标准比例2.59:1还要宽。画质修复令人满意,除了有几处地方明显看得出三块银幕拼接的痕迹,大部分场面,三块银幕都拼接得天衣无缝。第一碟的花絮收录的是86分钟纪录片《新艺拉玛大冒险》,回顾了新艺拉玛从诞生到没落的历史。正片还附有这个纪录片的导演大卫·史楚梅尔、新艺拉玛摄影师约翰·斯汀格、电影史学家鲁迪·布摩尔、音乐史学家乔·布林甘姆以及特技演员劳伦·詹姆斯共同担任的评论音轨。
第二碟是非常独特的,它收录了一个模拟新艺拉玛的弧形版的正片,称之为Smilebox版。让现代的观众体验一下当年戏院里观看新艺拉玛的感觉。两者在画面质量上相差不多,Smilebox更接近当年观看的戏院效果。

前一篇:4.1纪念张国荣上海胶片放映
后一篇:给上海国际电影节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