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第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完全电影手册电影节十日谈 |
分类: 无聊影话 |
正式地,向各位熟悉妖灵妖或者电影101工作室的旧友新知发出邀请:请帮我们一起来玩第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三个项目。
干吗玩?
自1993年上海电影节举办第一届起,就对电影节有所期待,因为这是上海及附近地区影迷的真正节日,我们当然希望在影展上看到《300》、看到《乡愁》,看到最新最好的电影,但你怎么让主办方既做出漂亮的政绩单,又能真正为影迷造福?这确实是高级博弈,尤其在中国来说,这种想法不仅显得有些天真,而且也常常会被人误解。
自1997年与电影节组委会有过接触与合作之后,已有10年时间未与电影节有直接联系了。当2007年4月19日下午,经过了一席简短的交谈之后,再度与电影节组委会有了交流。这次交流的直接结果是:我成为了电影节的审片人。在这些为电影节选片的日子里,我逐渐开始了解和理解这个电影节,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让影迷觉得不足的地方。看到了它的成因,就会有解决的方法。因此,在这些天里,去电影节组委会审片,占据了我业余时间的全部,甚至一天不去,就会有强迫症的想法:不会错过什么好片子吧。
有人看到这里也许会觉得这是个美差,因为可以看到很多片子,但问题是假如每个片子都是精品那也就算了,但很多作品是被毙掉的。而且最重要的是,这样的看片方式,对于一个影迷来说,是毫无意义的,因为,电影节的作品,基本上都需要去电影院观看胶片,才会获得终极的质感与享受,寄来的样片质量也不理想。但想到因为自己的劳动,而就有可能会让黑漆漆的电影院里坐着的观众得到也许相同也许不同的观影经验的这种沟通上的乐趣,才发现这也许就是让我继续这项体力活动的主要动力。
玩什么?
《完全电影手册》:电影节的大部分影片对于影迷来说都是陌生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忙,因此也无暇一一去网上搜索相关的介绍资料,而以往电影节的官方介绍都是比较格式化的,主要是出于遵守国际制片人协会的要求,因此,一本针对影迷的《完全电影手册》就此诞生。去年首创的《完全电影手册》在内容编排上还存在不少缺点,今年电影节组委会希望做一个彻底大改版,增加大量背景资料和评论介绍,争取在短小精悍的200字内把一部影片的特色一目了然地呈现给影迷,让影迷在选择影片时更有针对性。这份《完全电影手册》基本包含了所有展映影片的内容简介、点评与购票方式,制作完成之后,将于6月初在地铁等人群密集的场所进行免费派送,实行与其他国际电影节同一高规格的方式回馈影迷,令影迷轻松地免费获得电影节展映片目最完整资讯。
《手册》的部分内容在5月制作完成,需要大量在上海的精通英语、法语、日语、德语、意大利语的人材,也需要大量观片无数且有文采的电影爱好者,假如你自认为熟悉这些语种和愿意撰写相应的介绍,可以与我联络(留下你的姓名、电话、背景介绍如熟悉哪个语种等到yaolingyao@sina.com),我将视你的业余时间以及工作量与你联系。你的所有付出(也包括我),都是没有报酬的,但影迷们也许会在《手册》上看到你编译或者撰写的内容。
《电影节十日谈》:在电影节正式开幕后(6.16),媒体的目光基本上就集中在那每天至少5场的新闻发布会上了。影迷在这10天里的欢笑与眼泪,他们不会知晓。《电影节十日谈》记录的,就是这些普通人的心情故事。《电影节十日谈》是在电影节期间,每天一期在部分指定影院限量免费派送的日刊,共出10期。所有的作者自愿放弃稿费写作,每天晚上看完片后回家撰写文章,并发E-MAIL至编辑处,第二天白天制作印刷完成,在主要的电影节展映电影院发送。
每天一期的内容包括换片通知、看片心得、焦点独家新闻、影评、看片路线、餐饮指南等,是一本完全由影迷自己撰稿、真正贴近影迷、为影迷服务的刊物。《电影节十日谈》曾在1999年第四届上海电影节、2001年第五届上海电影节上由民间影迷团体电影101工作室自筹资金两度推出,一经发行即受到热烈欢迎,全套1999、2001版《电影节十日谈》目前已绝版,成为资深影迷的藏品。
2001年的《申江服务导报》上已有记者呼吁电影节组委会不妨放下身段,与电影101工作室合作出版《电影节十日谈》。这个提议在6年之后即将成为现实。本届电影节组委会决定把《电影节十日谈》作为《完全电影手册》的副刊,在6.16-6.25电影节期间推出。作为《完全电影手册》的内容延续,它继续由影迷来编撰,给与影迷最大的自由度来互相交流。
假如你6月在上海,而你又喜欢把自己的观影经验与他人分享的(比如你有写博客习惯的),不妨也把你的文字变成铅字,多粘帖一份给我们,让更多在电影院门口徘徊的影迷们看到你的文章。假如你对这种投稿方式有兴趣且愿意成为《电影节十日谈》作者的,请联系: yaolingyao@sina.com,留下你的姓名、电话、mail以及电影节期间你大概的写稿量(比如每天一篇或者隔天一篇等),我会根据你的业余时间与你联系。你的所有稿件(也包括我的),是没有任何稿费的。
电影节专题片
每次电影节都会在电影节开幕前的两周里播放一系列的电影节展映影片介绍专题片,一共14集,每集10分钟,每次介绍4部影片左右。以往的做法就是放这4部作品的片花,但今年的专题片要玩出新花样。不仅要设立主持人,而且每集还将邀请嘉宾来和主持人一起观赏、讨论电影节的展映影片,令介绍影片的方式更为多样和有趣,提高观赏性。
更为特殊的是,专题片还将邀请部分影迷走进演播室,畅谈自己在过往电影节中的一些趣事、观片心得等等,让影迷也参与到专题片的制作中来,丰富专题片的内容,拉近影迷与电影节之间的距离,留下影迷个人在电影节的珍贵私人回忆。
假如愿意在电视面前与他人分享你的电影节经验,可以留言至:yaolingyao@sina.com,注明是参加专题片的,留下姓名、电话和你想要分享的电影节经验的大纲。你的参与不会给你带来报酬。
多好玩?
这三个项目没多好玩,假如你参与了,有时也许还会感到累,但这一切,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它不仅意味着你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这个电影节设下一个更高的指标,今后它就在这个高起点上进行运转,更重要的是,你也完全有可能在体制下,做出真正让影迷爽的东西。比如在政策允许的范围里,我们也可以拥有内地的“我爱午夜长”特别展映单元。而这一切,都必须在你付出了之后,才有可能成为现实。为了那一丝希望,我愿意去做。
还有那些在网络上、民间的、暂时不愿出山的电影寂寞高手们,这次不玩没有关系,来日方长,让我帮各位去探探路,看看是否等明年条件更成熟了之后,再把各位请出来。
我一直有一个梦想:有朝一日的上海电影节期间,在上海影城漂亮的放映厅里,塔科夫斯基的亲人走上舞台,用俄语跟观众致意,我只需站在过道一边望着这一切就心满意足了。但我知道,没有你的帮助,它做不了。
5.24补记:
完全电影手册已经顺利做完了,感谢周健蔚、孙琪、陆玮铭、文中伟、汤骏的辛勤劳动。当然,还要感谢那些最可爱美丽的、默默无闻的华师大对外汉语学院的女孩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