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阿卡丁先生标准版奥逊威尔斯dvd导刊 |
分类: 无聊碟话 |
电影史上从未有一个天才象奥逊·威尔斯这样多灾多难,自执导了划时代的影片《公民凯恩》后,几乎他所有的作品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磨难,制片人对他的作品横加干涉、擅自把影片剪辑得乱七八糟,还口口声声说这是为了让观众看明白,《安培逊大族》只是一个开始,《阿卡丁先生》则真正伤了威尔斯的心。
1947年夏,早于麦卡锡主义迫害他之前,威尔斯离开了好莱坞,开始了他漫长的欧洲放逐生涯。1952年,他宣布将拍摄自己创作的未出版的小说《阿卡丁先生》。
《阿卡丁先生》讲述的是1950年代,有一架飞机在西班牙的上空飞翔,但驾驶舱里却没有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原来之前有个叫斯特拉腾的男子受大名鼎鼎的亿万富翁阿卡丁的委托,调查他的身世,结果却引出了一系列的谋杀案……
1953年,威尔斯完成剧本,与老友路易·多里维签约。影片原定拍摄五个月,但结果拖了8个月。1955年6月,威尔斯与多里维因财务问题翻脸,多里维收回了所有素材,自己剪了一个版本于1955年8月在伦敦首映,不过片名已经变成了《机密报告》。10月,一个剪辑手法不同的西班牙语版也上映了。巴黎的首映要等到1956年,在那里,《电影手册》里未来法国电影新浪潮大将们把《阿卡丁先生》评为电影史上最伟大的12部杰作之一,但他们并不知道,威尔斯未与最后剪辑版有任何关联。1961年9月,多里维以渎职罪把威尔斯告上了法庭。1962年,影片终于在美国上映,1964年9月,多里维在威尔斯的请求下撤诉。
1950年代中期,威尔斯因《阿卡丁先生》等一系列作品被剥夺最终剪辑权等事件,逐渐取代了斯特劳亨(《贪婪》),成为新一代的好莱坞超级“烈士”,他的失败造就了他的声望,成为新一代影迷心目中的另类电影英雄。
在此后的岁月中,《阿卡丁先生》以拥有多个不同的版本闻名于世。这部威尔斯最具“博尔赫斯式”风格的影片可以看作是《公民凯恩》的欧洲版,但他的意图究竟如何,随着1985年威尔斯的去世,成为了电影史上的又一个经典不解之谜。
目前所知,《阿卡丁先生》共有五个版本:
1、美国剧场版,影片开场后随着主角旁白,故事的结构是线性的。
1、美国剧场版,影片开场后随着主角旁白,故事的结构是线性的。
2、欧洲剧场版,即《机密报告》版,影片开场是主角旁白,但把整个故事全盘托出,结构是倒叙的。
3、考林斯版,由威尔斯的追随者、著名导演彼得·波丹诺维奇(《最后一场电影》)发现。这个版本的前四场戏是完全按照威尔斯的原始意图剪辑的,结构是倒叙的。
4、西班牙语版,与版本3有段落上的前后差别,但倒叙结构一致,有两个角色换成了西班牙女演员扮演。
5、慕尼黑电影资料馆版,不仅集所有素材于一身,而且最接近威尔斯的原始意图。
《阿卡丁先生》此前曾在2000年发行过一区单D5版,画质不仅惨不忍睹,而且是93分钟的美国版。2006年4月18日,标准公司发行了《阿卡丁先生》全集DVD套装。以三碟的容量,力图还原电影史上的谜团,把真正属于威尔斯的版本呈现给观众。
DVD采用三碟配置,把考林斯版、欧洲版和慕尼黑版全部展现给观众,随碟还附送了一本245页的《阿卡丁先生》英文小说。
随套装附赠的另外一本40页的小册子做成了旧书形式,里面收录了《村声》影评人赫伯曼的评论文章、多罗塞勒谈“慕尼黑版”的重剪构思、以及非常实用的《阿卡丁先生》拍摄大事记。
正片分布情况如下:
第一碟:99分钟的考林斯版,花絮收录了《芝加哥读者》的影评人强纳森·罗森伯姆和《奥逊·威尔斯的魔幻世界》作者纳尔摩尔的评论音轨。
第一碟:99分钟的考林斯版,花絮收录了《芝加哥读者》的影评人强纳森·罗森伯姆和《奥逊·威尔斯的魔幻世界》作者纳尔摩尔的评论音轨。
其他花絮:《哈里·莱恩的生活》。哈里·莱恩是威尔斯1949年主演的影片《第三个人》里扮演的经典角色,由于当时流行广播剧,因此制作人陶尔斯邀请威尔斯把莱恩这个角色在广播里发扬光大。花絮提供了三段广播剧的录音全集,总长1小时25分,除了可以在碟机内收听,在DVD-ROM中也提供了mp3版供碟友下载。除此之外,还提供了20分钟的制作人陶尔斯的访谈。
第二碟:98分钟的《机密档案》欧洲版,与考林斯版有多处不同。花絮是24分钟的纪录片《神秘人》,由威尔斯的传记作者卡罗谈本片的男主角奥登、制片人多里维、以及演员瑞德格雷夫客串经过。
第三碟:105分钟的慕尼黑版,这个版本可以称为“最佳猜测版”,由电影学者和修复专家多罗塞勒和贝特明斯共同完成。收录的花絮有:关于“慕尼黑版”的纪录片(20分33)。其他花絮:弃用镜头(14分52)和西班牙版女演员的画面(10分钟,这个做法避免了把西班牙版也做进来的多余。)
关于本碟的更多内容,请参见《数码娱乐DVD导刊》2006年度特刊。
前一篇:牺牲 西班牙二区版
后一篇:你可以重写历史,但不能改变它